我家有座活火山!孩子愛發脾氣?這樣教會小孩調節情緒
【華人健康網圖文提供/尖端出版】孩子不定時鬧脾氣,家長怎能不爆炸!
媽媽剛從幼兒園接了小凱放學,回家的路上,媽媽順口問了小凱……
媽媽:「小凱晚餐想要吃什麼啊?」
小凱:「我要吃餅乾。」
媽媽:「晚餐要吃營養健康的東西,不能吃餅乾喔!想想看,晚餐要吃什麼呢?」
小凱:「我要吃餅乾!」
媽媽:「媽媽不是告訴過你,晚餐不能吃餅乾了嗎?」
小凱:「不管,我晚餐就要吃餅乾!」
聽到晚餐不能吃餅乾,小凱在車上激動地大吼大叫、拳打腳踢,甚至氣得把手上的玩具往媽媽身上丟,媽媽一邊開著車,一邊忍不住提高分貝對小凱怒罵:「要說幾次才肯聽啊?你再亂發脾氣,以後都不給你吃餅乾了!」
小凱今年四歲,從小只要不順他的意就會發很大的脾氣,像是玩玩具時沒照他的意思玩,得不到他想要的東西,或是想做的事情做不好…等等,他都會非常激動、大發脾氣,爸媽一開始都還能和顏悅色地跟他溝通、向他說明,但小凱總是很難接受,反而越說越激動,直到爸媽忍不住強烈地要求、斥責、威脅、恐嚇,甚至祭出處罰的手段,小凱才會停下來。
雖然在爸媽大發雷霆之下,小凱會暫時收斂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可是這種狀況還是層出不窮,而且再有類似的情況發生時,小凱不只依然故我,甚至還越演越烈,導致父母也必須採取更嚴厲的態度、動用更嚴格的處罰,才能奏效。爸媽對於這種惡性循環感到憂心忡忡,而且每次處罰小凱後,爸媽心裡都有很深的內疚感,懷疑自己是不是對孩子太沒耐心,也擔心自己的管教方式會對小凱造成不好的影響。然而,面對小凱暴躁的脾氣、失控的行為,爸媽內心困擾不已,實在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心理師這樣說
不論在家裡,或是在賣場、餐廳…等公共場所,常常可以看到孩子鬧起脾氣一發不可收拾的場景。沒有旁人在場的壓力,爸媽或許還覺得比較好掌握,只要有路人關切,家長就會覺得孩子是故意找碴、讓父母親很沒面子。結果通常不是爸媽自己也生起氣來,當街嚴懲孩子,以表示我有在管教小孩,就是乾脆滿足孩子的要求以息事寧人。而無論採取哪種策略,父母事後不是自責太嚴格就是擔心太寬容。事實上,要幫助孩子改善發脾氣的狀況,必須先了解為什麼有些孩子比較容易生氣?一氣起來總是驚天動地?
心理學家發現,當孩子想做的事情受到阻礙時,最原始的情緒反應就是生氣;而如果沒有後天的教養和教育來引導孩子學習調節情緒或解決問題,生氣的情緒很快地就會引發攻擊行為,包括語言和動作。這些語言和動作,是用來對抗阻礙我們的事情,讓我們得到想要的結果;所以「生氣」本來也具有很重要的生存意義,可以幫助我們激發行動、移除阻礙、帶來改變。
儘管生氣對生存來說很重要,但是,有些孩子情緒本質比較負向,在生活中習慣先注意讓他不開心的地方,也就容易把事情解讀成阻礙或不順。於是,像「事情可能會越來越不好;不順的事情可能會越來越多;自己總是無法得到想要的東西……」這類的想法,就會不斷地冒出來,進而導致不愉快的情緒。雖然,有些孩子可能會先試著用壓抑的方式來處理,但不愉快的情緒累積到超過負荷時,就會出現突然爆發的情形。
也有孩子天生對一般人眼中的「小事」比較敏感,這樣的孩子心思細膩,當別人都還沒反應過來時,他已經如坐針氈,總覺得這裡不對、那裡不好,看什麼都不順眼。就算父母發現他有情緒而主動關心詢問,孩子也可能講不清楚、說不上來,越來越挫折,接著就會發起脾氣來。
另外,還有一些反應比較強的孩子,不論事情大小,都會用呼天搶地的方式來宣告他的心情。問題是,心理學研究結果告訴我們,如果孩子習慣以強烈的方式來表達生氣、憤怒,不但沒辦法紓解情緒,反而會越來越激動,甚至出現失控的行為。雖然強烈的反應有助於讓父母注意到他的狀態,但孩子強烈的情緒也容易引發父母不舒服,甚至覺得有壓力,並因此變得激動,而造成火上加油的互動,很難幫助孩子緩和情緒。同時,孩子又會從父母的反應中,學到以激動的行為來回應別人的強烈情緒,造成惡性循環,更讓人覺得他脾氣暴躁。
當然,生活上不斷遭受挫折或壓力過大的孩子,情緒也會變得容易引爆。許多生活小事,如:學習、寫作業、和朋友交往…等,對孩子來說都是壓力,如果過程困難、屢遭挫敗,又剛好碰到較大的壓力事件,如:考試成績不理想、和朋友衝突、家中有變故…等,壓力持續累積,孩子來不及紓解調節,他的情緒火山就可能會爆發。
除了本身的特質之外,當孩子情緒來了,父母或其他大人的回應方式也會影響孩子用什麼方式表現內心的感受。如果父母對孩子的表現要求嚴格,卻比較少關注孩子的情緒,孩子內在就容易出現強烈的挫折感,而被忽略、沒人理解引導乃至於說不出口的情緒感受,都會轉化成更強烈的挫折,並累積為更強烈的憤怒。比如孩子緊張、難過、委屈時,如果沒有被適當的接納、引導,或是父母當下沒有察覺,反而求好心切地指責、教導、要求……也會導致孩子把爸媽的指正,解讀為挫折或阻礙而開始生氣。
還有一種容易被忽略的情況,就是在和孩子互動時過度地逗弄孩子。開玩笑的逗弄可以讓親子之間增加一些趣味性,原本是親子關係中很好的調劑,但如果太刻意地讓孩子得不到他要的東西,或者讓孩子面對不喜歡的刺激,如:當孩子正專注地玩遊戲時故意搗亂讓他分心,剛開始孩子可能會因為父母的舉動在他預料之外,而有點驚訝或者感到趣味好玩,但當逗弄的頻率太高,或者逗弄過頭而超出孩子可以接受的範圍時,這些逗弄反而會變成挫折,讓孩子覺得無法控制局面或事情而生起氣來,久而久之,孩子對於外在刺激的不確定與沒把握,就會造成情緒不安、起伏不定。
如何幫助孩子調節暴躁易怒的情緒?
面對像小凱這樣的情況,父母多半會先試著和孩子溝通,又因為不了解孩子生氣的原因,所以常會以「詢問」的方式,來幫孩子找到源頭、解決問題。殊不知,對於還處在生氣狀態的孩子來說,一直被問問題,自己又摸不清楚、講不明白,情緒往往會更加強烈,也更容易激發爸媽的怒氣、引爆親子間的衝突,最後以相互吼叫或責罰收場。面對孩子發脾氣,爸媽可以試著掌握以下原則,幫助孩子調節生氣情緒、掌握表達方式。
Yes!家長可以這樣做!
1.要淡定回應
發脾氣的孩子通常最容易引發父母不愉快的感受,就算本來沒有生氣,心裡還是非常不舒服,所以會想要好好地「教導」孩子,也因此在管教時難免會以「大聲」、「嚴厲」…等高強度的口語或非口語訊息,展現在孩子面前。
面對父母的強烈反應,有些孩子可能因為懼怕而暫時就範,但原本情緒反應就比較負向、強烈,又總是堅持很久、不易轉移的孩子,通常情緒反應會變得更大,也更無法達到父母原本的管教目的。因此,在「教導」孩子之前先幫助孩子緩和情緒,是面對愛發脾氣的小孩最重要的第一步。
爸爸媽媽可以用較輕的語句和語氣,以及較溫和的態度來回應孩子,以小凱為例,爸媽可以這麼說:「你今天好想吃餅乾喔」、「晚餐不能吃餅乾,你一定很失望、很難過…」、「爸爸知道你真的很想吃餅乾喔」,透過溫和堅定的語氣和態度,讓小凱的情緒被溫柔地照顧到,接著才能進入平靜的狀態,也才能從中學到爸爸媽媽要教他的道理。
2.要引導放鬆
從演化的角度來看,「生氣」的生存目的是要移除阻礙我們的目標的人事物,而移除這些阻礙常需要我們身體的參與。因此,當我們處在生氣情緒時,身體會不自覺地發生一些變化,包括血壓上升、體溫上升、肌肉緊繃…等,以準備好迎接挑戰,當孩子生氣時,也一樣會有上述這些身體反應,簡而言之,就是一種激動的狀態。此時,如果能**覺察到身體的激動狀態,並自主地做些放鬆身體的事情,就能讓生氣的情緒隨著身體的放鬆而變得比較緩和平靜。
不過,孩子的自覺與自處能力不是天生就會,而是需要家長教導,並從一次次的練習中才能逐漸培養起來的。當孩子的身體因為生氣而處在緊繃狀態時,爸爸媽媽可以試著輕撫孩子的背部,順著脊椎兩側輕拍慢撫;也可以輕輕按摩孩子的雙臂,讓孩子緊繃的身體放鬆下來。除此之外,對各種負向情緒都適用的腹式呼吸,也是放鬆身體很有效的方法。
Oops!爸媽千萬別這樣!
1.不發更大的脾氣
心理學家保羅‧艾克曼(Paul Ekman)曾說:「生氣是最危險的情緒!」當一個人生氣時,除了會出現攻擊行為,還會引發別人生氣的回應,在親子關係之中也是如此。爸爸媽媽在管教發脾氣的孩子時,出發點都是想幫助孩子趕快回復平靜、理性面對問題,但如果家長自己的情緒很容易被引爆,因而發了更大的脾氣,結果不只無法幫助孩子學會調適生氣的情緒,還會因為模仿的作用,導致孩子更容易暴怒失控。
不過,做父母的也別過於自責,被發脾氣的孩子激怒而生氣是很正常的,只要有自覺,不要一路被生氣的情緒帶著走,也就很難得了。爸爸媽媽可以多學習一些方法,避免自己發更大的脾氣,譬如:多注意自己的情緒狀態、建立多元豐富的情緒調節方法,或者在碰到孩子發脾氣時,先問問自己、多想一想:「孩子今天怎麼了?」、「孩子的情緒卡在哪裡過不去?」、「我怎麼做可以幫助孩子緩和情緒?」一旦養成這種對孩子抱持好奇的自我對話習慣,就更能夠陪伴孩子回歸平靜,讓孩子從父母身上學到情緒管理的行為模範。
2.不求當下解決
有些時候,孩子會因為得不到他想要的東西而生氣,當然,這很可能是孩子想要的東西並不適合給,也可能是當下無法給他。父母常會在「不希望孩子予取予求」和「不想要孩子脾氣爆發」之間擺盪拉扯,那種心情真的很難受;而為了解決自己心裡的難受,父母可能會採取比較快速解決的方式,像是放寬標準直接滿足孩子的想要,或者用威脅性的高壓手段,要求孩子不再胡鬧。
這麼做雖然可能獲取一時的成效,如:拿到東西的孩子馬上就不生氣了,或者被強壓下來之後孩子就不敢再鬧了,但這兩種做法都會產生一些後遺症。一般而言,第一種方法,也就是讓步妥協,會導致孩子食髓知味,從中學到「只要脾氣鬧得夠大、夠久,就能得到想要的東西」。至於第二種方法,也就是強力壓制,則會讓孩子以為生氣是不對的,以及在有權力的人面前必須暫時低頭不生氣;但是,長期處在過度壓抑、敢怒不敢言的狀態,生氣的情緒累積到超越可以忍受的極限時,孩子會爆發出更不適當的情緒反應,甚至會引發生理上的症狀。
另外,還有一些非常重視溝通的父母,以為只要用對溝通方法說對話,就可以解決所有問題。事實上,盛怒情緒會挾持大腦、掠奪認知資源,使得孩子暫時無法理性思考;如果爸爸媽媽太想要在當下就把事情「溝通」清楚、把情緒「疏通」完成,通常都會成效不彰,反而耗費太多時間和精力。因此,耐心的陪伴和等待,不要急著解決事情,孩子才有機會以自己的節奏消化情緒。
3.不做疏離式隔離
強烈的生氣情緒除了讓人難受,也容易導致失控的狀況,因此,有些爸媽在覺察到自己的情緒快要失控,或者擔心孩子繼續發脾氣下去,可能會出現失控的攻擊行為時,會採用要孩子去某個角落或某個房間,坐在特定的椅子上或罰站…等「隔離」的方法,讓孩子暫停一下。
以小凱為例,如果爸爸媽媽在小凱發脾氣時,要小凱到冷靜角落專用的椅子上坐一段時間,這期間小凱不能做想做的事情如:玩玩具、看繪本、看電視…等,希望小凱因為這個後果,學到以後不要用發脾氣的方式來表達情緒,這就是「隔離」的方法。
「隔離」是處理行為困擾常用而且有效的方法,但是,如果把孩子「隔離」在無法接觸到大人的環境,或者把孩子關在密閉、黑暗的空間如:廁所、後陽台…等,則是比較不恰當的作法。因為,這樣會讓孩子在心裡產生不必要的恐懼,也會讓孩子對照顧者或環境產生不安的連結,造成以後「不敢一個人獨處、害怕待在密閉空間裡」等其他心理問題,那就得不償失了。
除了空間上的疏離,有些父母會以情感上的疏離來威脅孩子,要他控制生氣的情緒,常見的反應如:「再生氣我就不理你了、再生氣我就不愛你了」,或是當孩子生氣時,採取不理會、不回應的冷漠態度,這些方式都會破壞孩子的安全感,造成情感上的不安,並因此更容易亂發脾氣喔!
心理師小叮嚀
暴風雨來臨時,難免會造成很多困擾和損失,但帶來的雨水卻又是生存必要的養分;生氣也是如此,同時具備了破壞的力量和生存的功能。常常發脾氣的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溫柔的對待,讓孩子在情緒風暴來臨時感受到「一直都在」的愛,讓他有勇氣面對災情、有能力彌補損害,孩子就會知道:心靈永遠有回歸平靜的可能!
本文出自尖端出版《讀懂孩子的情緒話:小孩不暴走、家長不失控的好EQ養成法》一書
【延伸閱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