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燒怕是新冠肺炎?選對奶粉助抵抗四大兒童疾病
記者/王晴
近來台灣連日高溫,成人都很難時時刻刻逼迫自己戴上口罩,更別說孩子們了,再加上國內疫情趨緩,6月7日全台大解封後,大家似乎防疫警戒心也跟著放鬆,口罩不離身、勤洗手的習慣慢慢被忽略或遺忘,但其實除了新冠病毒,每年夏季還要小心的包括腸病毒、諾羅病毒、輪狀病毒以及水痘等疾病強勢來襲。
腸病毒、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是夏季不能忽視的疾病,其中腸病毒雖然名之為「腸」,故名思意應該會引起腸胃症狀,但其實這是誤解,命名為腸病毒,是因為這類病毒一旦感染後,會先在宿主腸道內繁殖複製,然後擴及全身發病,所以「腸」只是病毒進入人體後孵育的溫床,因此腸道健康才是預防腸病毒的根本之道。
諾羅病毒主要會引起噁心、嘔吐、肚子絞痛和拉肚子等腸胃症狀,嚴重者會發燒、肌肉痠痛,可能藉由遭汙染的食物或水、抑或者是嘔吐物、排泄物傳染,但病程不長,來得快也去得快,一般2到3天就能夠康復。但因為諾羅病毒型態多,重複罹病機率高,加上傳染力特別強,只要極少量的病毒,就足以致病,所以諸如學校、部隊、監獄、醫院等人口密集的地方,特別容易造成群聚感染。
而輪狀病毒引發的問題也集中在腸胃,主要感染族群年紀小,是6個月到24個月大的嬰幼兒,傳染力極強,病程也比諾羅久一點,但通常第一次感染輪狀病毒會最嚴重,以後再感染,症狀就會緩和許多,在過去沒疫苗的時代,輪狀病毒曾經引起嬰幼兒嚴重腹瀉,甚至脫水住院,但近年來因為有非常安全有效的口服疫苗上市,所以輪狀病毒的盛行率已大幅度減少。
至於水痘則更是孩子的常見疾病,大多發生在12歲以下孩子身上,雖然已經有疫苗可以預防,而且得過之後就可以終生免疫,但染病者長大之後還是容易復發帶狀疱疹。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疱疹引起的急性傳染病,透過口沫或者是皮膚接觸就可能傳染,發病初期會在皮膚上出現小水泡,或者是明顯的紅疹,通常得要兩到四週才能完全治癒,一般來說水痘多是輕症,但如果染病者抵抗力較弱,還有併發腦炎以及肺炎的可能,重則會危及生命。
慶大診所醫師趙士州表示,這四大類孩童疾病,大多和抵抗力與腸道健康有關,建議銜接母乳換奶的寶寶及幼童,可選擇含豐富乳鐵蛋白及ABC三益菌的奶粉,替孩子健康打底。寶寶出生之後,腸道的好菌會急遽增加,但是等到斷奶之後,因為接觸外界的食物,外來的壞菌也會導致腸道好菌減少,因此為了防止寶寶感染疾病,就要透過飲食替牠們補充好菌。
ABC三益菌分別是-嗜乳酸桿菌、比菲德氏菌以及副酪乳酸桿菌,其中嗜乳酸菌與副酪乳酸桿菌會在小腸建立防線,比菲德氏菌則是鞏固大腸健康,耐住胃酸與膽鹽的破壞;除了三益菌外,乳鐵蛋白本身就具有抗病毒功效,能與病毒粒結合,完整包覆之下,就能避免病毒、疱疹病毒的侵擾。
因此無論是病毒會在腸道繁衍進而影響全身的腸病毒,或是會出現腸胃道症狀的諾羅病毒、輪狀病毒,甚至是帶狀疱疹引發的水痘等等,透過富含乳鐵蛋白以及ABC三益菌的奶粉,從身體根本做起打造堅強防護網,再搭配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環境常用稀釋漂白水消毒,就能防止四大疾病上身。
更多生活相關新聞
又悶又熱!全台大雨何時停 1張圖看懂3天天氣
高鐵宣布 8月恢復每周1016班次
三倍券買票「規定雜」 雙鐵、客運退換票不一
圓仔妹露粉嫩甜笑 睡覺還有娃娃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