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188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想要生寶寶?營養師黃曉彤:必吃這5大營養素!

 

【華人健康網文/營養師黃曉彤】若您與另一半已經開始規劃在未來的幾個月準備懷孕生小寶寶,那從現在開始讓自己的飲食回到健康軌道上是首要的條件。在40週的懷孕過程中,媽媽的身體需儲存足夠的營養素才能提供胎兒正常發育所需。然而,懷孕後才開始補充營養素就來不及了!建議於受孕前3至6個月開始做準備,把身體調整成最佳狀態,以提供寶寶一個優質的生長環境。

想要生寶寶?營養師黃曉彤:必吃這5大營養素!想要生寶寶?營養師黃曉彤:必吃這5大營養素!

【孕前必吃營養素】

1. 葉酸

胎兒若缺乏葉酸容易導致神經管的缺損,除了會影響智力的發展,還會致使腦部和脊柱無法正常發育,出現先天性畸形現象。此外,體內葉酸含量不足也會為母體帶來負面影響,懷孕期間若缺乏葉酸,容易出現疲倦、暈眩、呼吸急促等症狀,並增加貧血的發生率。

飲食建議:

建議每日補充葉酸400微克,可從天然食物中獲取,如:肝臟、強化的早餐麥片、全穀類、豆類、深綠色蔬菜、柑橘類等。

2. 優質蛋白質

飲食中蛋白質對於女性生育力是非常重要的,身體若缺乏則會導致荷爾蒙失調、月經異常,不利於受孕。研究報告指出,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有助於提高不孕症夫妻的懷孕率,可見蛋白質在生育上扮演著多麼重要的角色。

蛋白質對於女性生育力是非常重要的,身體若缺乏則會導致荷爾蒙失調、月經異常,不利於受孕。蛋白質對於女性生育力是非常重要的,身體若缺乏則會導致荷爾蒙失調、月經異常,不利於受孕。

飲食建議:

豆漿、豆腐、鮭魚、鮪魚、鱈魚、瘦肉、蛋、牛奶、優格、優酪乳等都是優質蛋白質良好的食物來源,可提供完整的必需氨基酸,對人體有較高的吸收利用率。

若本身是素食者,擔心蛋白質攝取不足,建議可多選食豆類、穀類、堅果類、新鮮蔬菜等進行補充。食物來源有扁豆、黑豆、豆腐、豌豆、燕麥片、南瓜子、奇亞籽、毛豆、菠菜、青花菜、蘆筍、四季豆、杏仁、芝麻等。

受孕前3至6個月開始儲存營養素,把身體調整成最佳狀態,以提供寶寶一個優質的生長環境。受孕前3至6個月開始儲存營養素,把身體調整成最佳狀態,以提供寶寶一個優質的生長環境。

3. Omega-3不飽和脂肪酸

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含有EPA及DHA)可幫助對抗懷孕前後的憂鬱情緒。透過增加血清素的分泌,能有效緩解壓力。此外,Omega-3不飽和脂肪酸也是讓荷爾蒙更好運作的必需脂肪酸,使身體處於準備受孕的狀態。

飲食建議:

根據美國懷孕協會建議,孕前及孕期的DHA每日建議攝取量為300毫克。可從鮭魚、沙丁魚、酪梨、核桃、亞麻籽、無花果、豆類等天然食物中獲取。

4. 鈣

母體在懷孕過程中鈣質會大量流失,孕前適度補充鈣質有助於預防妊娠高血壓、緩解孕期的抽筋不適、減少骨折發生率,還能促進胎兒骨骼正常發展等。

飲食建議:

牛奶、乳製品、綠色蔬菜、小魚乾、蝦、牡蠣、大豆及其製品、芝麻、杏仁等都是鈣質良好的來源。若有乳糖不耐症者,可用優格或優酪乳替代牛奶,因牛奶經過乳酸菌發酵後已經不含乳糖,所以不會引起腹瀉、腹痛。

5. 鐵

為了應付懷孕後母體和胎兒生長發育的所需,應在準備懷孕時開始補充鐵質,以避免母體貧血、胎兒生長遲緩、早產等現象發生。

飲食建議:

根據「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DRIs)」育齡婦女及懷孕婦女每日鐵建議攝取量為15毫克,鐵質豐富的食物有肝臟、肉類、魚類、豆類、綠色蔬菜、乾果、全穀類、紫菜等,而動物性食物的鐵質有較高的吸收率。

【延伸閱讀】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誤觸過敏開關 恐影響寶寶情緒與專注力

 

 

 

 

 

 

 

媽媽陪在小Amber身邊看電視、玩樂高時,總發現他很躁動,一會兒東抓西抓,一下跑來跑去,一開始以為他調皮,後來發現頻率越來越高,小Amber甚至無法安靜的坐在座位上,媽媽開始懷疑孩子是過動,就診後才發現罪魁禍首竟是「過敏」。因為過敏的不適感,讓寶寶焦慮躁動,乍看就像是過動,實際上都是過敏在背後搞鬼。

台中慈濟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李宇正表示,過敏症狀以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鼻炎最常見,容易造成小朋友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如同案例中的小Amber一樣。事實上,過敏不止生理上的影響,還可能干擾晚上睡眠、白天情緒,甚至也曾看過過敏寶寶因為皮膚搔癢的關係,把自己抓的全身都是傷痕,上了幼兒園後常被同儕取笑失去信心等,影響遠遠超乎想像。

李宇正醫師指出,台灣家長們常將塵蟎、二手菸等外來因子與過敏畫上等號,所以「只要把家裡打掃乾淨,即可預防過敏」,這是很常見的迷思。事實上過敏原是分為「環境」或「食物」的,因此慎選飲食也是預防過敏關鍵的一環,一旦輕忽,還是有可能功虧一簣。

李宇正醫師說,三歲前是寶寶身體正在快速成長時刻,也是透過飲食由內而外打好底子的黃金階段,若條件允許,都會建議媽媽親餵「母乳」,因為母乳營養豐富,對寶寶尚未發育完全的腸胃道也較好消化。但若寶寶一歲後媽媽因故無法繼續哺餵母乳,建議可使用部分水解蛋白配方銜接。

小朋友的腸道發育尚未成熟,對於牛奶中的蛋白分子無法完全消化,造成消化不完全的蛋白分子穿透腸胃,就會產生不耐或過敏症狀。部分水解蛋白配方是把難消化的大分子蛋白分解成容易吸收的小分子蛋白,透過小量刺激,讓寶寶的身體逐漸適應牛奶蛋白,避免造成免疫系統過度反應。

李宇正醫師進一步說,自己的小孩在1歲以後,寶貝媽咪的母奶量開始不夠,當時也是使用部分水解蛋白配方,現在小孩已經長大了,不僅健康,還是個活力充沛的小傢伙呢!

**寶寶若有潛在過敏風險,有過敏家族史,醫師建議尋求兒科醫師飲食建議**。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子宮內膜瘜肉阻懷孕 術後喜獲雙胞胎

 

 

 

 

 

(中央社記者趙麗妍台中2日電)31歲潘小姐的大兒子已經3歲,2年多前就一直想再生個孩子,卻無法如願,她就醫檢查,醫師發現她的子宮內膜有2公分的瘜肉,經切除手術後順利懷孕,10月生下一對雙胞胎男寶寶。

童綜合醫院婦產科醫師張永玲表示,潘小姐到院檢查時,經腹部超音波與子宮鏡檢查後,確診患者子宮內膜有約2公分的瘜肉,在子宮腔內導致無法順利懷孕,安排進行子宮內膜瘜肉切除手術。

張永玲指出,術後半年,患者如願懷孕,10月中旬順利生下2名健康的男寶寶,全家人歡喜迎接新生命。

張永玲表示,不孕症病人中有10%至15%是因為子宮內膜的病變,常見的疾病有子宮肌瘤、子宮沾黏、子宮瘜肉、子宮畸形,子宮內膜為胚胎著床的地方,所以子宮內膜出現病變時就會影響懷孕。

張永玲指出,不孕的病人除做精液分析、卵巢功能及輸卵管檢查外,也不可忽略子宮內膜檢查;檢查後若發現有子宮內膜病變,則可進行子宮鏡手術治療,經由陰道進入子宮內膜,不會讓腹部出現傷口。有研究指出,子宮內膜病變經由子宮鏡手術後的懷孕率為65%。

醫師呼籲,子宮內膜病變會出現非經期出血、經期時間延長、月經量過多及難以受孕等症狀;而內膜病變有3.5%的癌變可能性,所以當身體出現不正常的情形時,要儘快到婦產科接受專業且完整的檢查。1051202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準媽咪B肝帶原 新生兒該怎麼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B型肝炎防治雖然已有B肝疫苗可以施打,但是仍然有小朋友因為母子垂直傳染而感染B肝,甚至進展到肝癌的病例;所以,對於即將結婚生子的婦女,或是即將臨盆的準媽咪而言,可得要先了解自己是否有B肝帶原,才能做好萬全準備,當產下寶寶之後,也才能提供寶寶最好的照顧。

 

 

母嬰傳染是台灣B型肝炎主要傳染途徑

 

 

 

台大兒童醫院小兒部暨肝炎研究中心陳慧玲教授表示,「母嬰傳染」是台灣B型肝炎主要傳染途徑,要降低母嬰傳染風險,準媽咪在孕期要做B型肝炎篩檢,且無論媽媽是否帶原,所有新生兒在出生24小時內應接種第一劑B肝疫苗,出生1個月注射第二劑,第三劑於6個月大注射。

 

 

孕婦B型肝炎篩檢有哪些?

 

 

 

至於孕婦在懷孕時所做的B型肝炎篩檢有哪些?陳慧玲教授指出,孕婦在懷孕時,應於產檢第一孕期,大約懷孕第12週時,依例行產檢項目抽血檢驗B型肝炎表面抗原及e抗原。

 

 

感染B型肝炎的孕婦應如何注意?

 

 

 

若孕婦B肝篩檢,發現表面抗原及e抗原均為陽性反應,就代表為B型肝炎母子傳染高危險群,所生的寶寶在出生24小時內,即應接種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且應在24小時內注射B型肝炎疫苗第一劑,出生1個月注射第二劑,第三劑於6個月大注射,且表面抗原及e抗原雙陽性母親之小孩,在12個月大時也要抽血檢驗是否有保護抗體,因為雖然疫苗已可預防90%母嬰感染,但有部分寶寶在接受完整疫苗注射後,仍然感染了B型肝炎病毒,或未產生保護抗體。

 

 

B肝帶原孕婦 生產前2個月可先服用抗病毒藥物治療

 

 

 

不過,目前對於新生兒B型肝炎的防治也有些新的方法;陳慧玲教授進一步指出,為了早期預防B型肝炎由產婦傳染給新生兒的母嬰傳染,當準媽媽篩檢發現有B肝帶原,目前在臨床治療上,已發展出於孕婦懷孕第三期,生產前大約2個月,可先服用抗病毒藥物,以降低準媽媽體內的B肝病毒量,以及降低傳染給寶寶的機率,但是目前尚未常規使用,健保尚未給付,是否需要治療,需與醫師詳細討論後決定。

 

 

婦女B肝帶原者 婚前定期進行追蹤

 

 

 

此外,為能降低新生兒感染B肝機率,對於即將結婚生子的婦女,陳慧玲教授建議,若是婦女本身已是B肝帶原者,應在婚前定期進行追蹤,並可和醫師討論是否要做藥物治療,及早進行規畫。因若是肝功能有異常,可能需要進行藥物治療,由於藥物治療可分為干擾素(針劑)或口服藥,療程約需1年至3、4年以上,有可能會影響懷孕;而若是肝功能正常,且無肝硬化等併發症,就暫時不用治療,即可安心懷孕。(2016亞大周產期醫學會年會特別報導)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寶寶成長關鍵要靠它 不能輕忽的產後DHA補充

 

 

 

 

 

 

 

 

由於觀念的進步,懷孕的準媽咪們也越來越重視營養的攝取,然而在寶寶出生後,面對寶寶的日常照料,以及回到工作崗位後的忙碌,或為了產後減重,往往忽略了產後自身的營養補充。隨著目前越來越多媽媽哺餵母乳,若媽媽本身營養不足或不均,可是會大大影響到寶寶成長發育最關鍵、最重要的黃金時期!

研究指出,寶寶從懷孕25周到出生2歲這段期間,大腦重量不僅增加10倍,大腦裡的DHA含量也會增加30倍,由此可知,寶寶成長發育對DHA的需求有多驚人!美國另一項研究則發現,與一般正常女性相比較,懷孕期的女性紅血球內的DHA只有正常女性的62%,而哺乳期的媽媽,體內DHA含量更只有38%!所以一定要額外補充DHA。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及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建議,孕婦及產後婦女每日應攝取200毫克的DHA,才能有效提高母乳中DHA含量,供應寶寶足夠的營養發育。

大里博生婦產科黃東曙院長表示,DHA是寶寶大腦與眼睛發育的重要關鍵,懷孕期間媽媽若補充足夠的DHA,有助減少早產及胎兒體重過輕問題發生率;出生後,如果母乳裡的DHA含量充足,不僅有助寶寶視力與大腦智力發育,認知力、記憶力與注意力等表現,也明顯會優於其他孩子。因此黃院長建議媽媽們最好能哺餵母乳至少6個月,而且產後也應持續補充足夠的DHA,給予寶寶最好的營養。

黃東曙院長指出,由於DHA人體自行合成的比例低,必須依靠飲食來獲得,包括深海魚類、肝臟、堅果類等,都含有DHA成分;不過由於堅果的營養轉換率低,而動物肝臟食用過多,也會有膽固醇過高的風險。而且許多媽媽擔心深海魚類的重金屬污染問題,都會避開或減少這類食物的食用量,再加上媽媽們很多都是職業婦女,外食比例高,這些都是造成媽媽們營養攝取不均的因素。

黃院長建議,可以挑選品牌值得信賴的DHA保健食品,每天食用一顆DHA來補充飲食上的不足,以達到WHO及FAO建議的每日攝取量200毫克,為自己、更為寶寶的健康,鋪好一條康莊大道。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做試管嬰兒,胚胎植入後平躺可以提高懷孕率?

 

【華人健康網文/林孝祖醫師提供】對越來越多的不孕症夫婦來說 ,期待新生命的來臨是一件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事。當他們決定尋求人工生殖技術來達成生育目標,會開始尋求其他人的成功經驗,期待能把類似的經驗複製到自己的身上,因此也會衍生出許多迷思或是似是而非的觀念或行為出來。而今天要討論的就是試管嬰兒療程當中的胚胎植入,在試管嬰兒療程當中,動輒花費數十萬,取得數顆發育良好的胚胎,所以每顆胚胎可說是彌足珍貴,也被賦予成功與否的關鍵角色。這因如此,常常在胚胎植入之後,受術的夫妻會要求要躺床休息一下,讓胚胎能停留在植入的位置以提高成功率。但植入後的臥床休息到底能不能提高懷孕率呢?我們來聽聽專家怎麼說?

做試管嬰兒,胚胎植入後平躺可以提高懷孕率?做試管嬰兒,胚胎植入後平躺可以提高懷孕率?

這議題最早在1999年時由英國的學者提出一篇文章來比較植入之後臥床的時間長短是否影響試管療程的成功率,當時比較了87位植入後臥床了24小時的受術女性和95位植入後臥床20分鐘的受術女性,結果在懷孕率(24.1% vs. 23.6%)流產率(19% vs. 18.1%)和多胞胎率(14.2% vs. 13.6%)都無顯著差異。

之後在2007年美國學者做了一篇隨機採樣的文章比較臥床30分鐘或植入後完全不臥床是否會影響試管療程結果,兩組受術族群個收錄了82位女性,結果顯示兩組的臨床懷孕率(50% vs. 50%)持續懷孕率(46.3% vs. 46.3%)皆無顯著差異; 除此之外,比較第一次受術的族群中,在不臥床的族群的甚至有較好的結果。

看了以上的這些結果,可能還是會擔心胚胎植入之後不臥床會不會造成胚胎移動而提高子宮外孕的結果,一篇由荷蘭的醫師團隊透過植入之後的超音波檢查來證實了植入後臥床與立即活動對胚胎植入的位置變化影響並無顯著差異。

到了最近的研究甚至發現臥床族群的試管療程結果還比不臥床的差,這篇發表在2013由西班牙的醫療團隊做出來的研究,收錄了240個接受卵子捐贈的第一次受術女性,分成臥床10分鐘與不臥床兩組來比較受術的結果,發現不臥床有較佳的活產率( 56.7% vs. 47.6% ),較低的流產率( 18.3% vs. 27.5%)

飽受不孕困擾的夫婦們一直都是壓力很大的族群,當他們決定以人工生殖技術來解決他們不孕的問題時,內心的調整與夫妻雙方彼此支持是很重要的。在台灣,人工生殖技術是自費的醫療項目,因此大多數的生殖中心雖然也都知道胚胎植入後的臥床時間長短,對受術的結果沒有幫助,但考量到不孕夫妻的內心壓力,通常也會配合這類請求。或許沒有實質上的幫助,但或許可以緩解內心的壓力和加強面對未來成功與否的自信吧。

本文出自:好孕來林-林孝祖醫師的好孕私房話

【延伸閱讀】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歲還不說話 語言遲緩警訊!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小志2歲半,只會發出一些無意義的單音,連爸爸媽媽都不會叫,平常也不會跟大人討抱抱,長輩總說「大隻雞慢啼」,所以小志父母也不以為意,直到比小志晚出生5個月的鄰居妹妹都可以說話了,小志父母才察覺不對勁,經早療門診評估發現原來小志是有自閉傾向的孩子,隨即安排早期療育課程,經過1年的努力,小志終於開始開口叫爸媽,人際的互動也有顯著進步。

失聰、智能不足、廣泛性發展遲緩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神經科許家睿醫師表示,語言發展遲緩是早療評估門診中最常見的主訴,除了自閉症之外,先天或後天性失聰、智能不足、廣泛性發展遲緩、環境刺激不足都是可能的原因。

早療門診中也有不少因為環境刺激不足而造成語言遲緩的孩子。許家睿醫師指出,現在家庭通常孩子生得少,父母照顧得無微不至,所以孩子一個眼神或一個手勢,父母就能了解並滿足孩子的需求,於是孩子不需要說話就可以達到溝通目的。

3歲還不會講句子 語言遲緩警訊

在缺乏同年紀孩子的刺激與溝通需求動力不足的情況下,孩子的語言發展就可能出現問題,此時家長可以多花點時間陪孩子念故事書、聊天說故事等,另外在孩子提出需求時不要馬上滿足孩子的要求,鼓勵孩子試著用語言或聲音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如果孩子2歲還沒有任何語彙出現,或3歲還不會講句子,就是語言遲緩的高危險警訊。

「找到語言發展遲緩的原因才是治療的開始」,許家睿醫師指出,早療門診最重要的任務是找出造成發展遲緩的原因,再針對原因安排後續早療課程,以語言發展遲緩來說,如果是聽力的問題應該及早配戴助聽器,如果是自閉症的問題,除了語言治療課程外,兒童心智科醫師的角色會更重要。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孩子何時開始具備「同理心」?

 

【華人健康網圖文/白袍旅人兒科醫師楊為傑】最近看到一段很諷刺的短片,標題是「他只是個孩子啊」。大家會心一笑之餘,可能也會思考,到底對孩子的約束與管教要何時開始?要到什麼程度?他何時開始具備同理心,能理解別人的想法?

孩子何時開始具備「同理心」?孩子何時開始具備「同理心」?

十八個月,就具備理解他人並且尊重的能力

答案是:十八個月大的孩子,就能理解並且尊重別人。下面這段短片是由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C Berkeley ),Alison Gopnik 教授所執行的研究。她是嬰幼兒發展心理學的專家。

孩子面對兩個可以選擇的食物:生的花椰菜跟小餅乾。正常的孩子一定是會比較喜歡小餅乾的(誰會愛吃沒煮過的花椰菜啊?!)。這個實驗就是讓研究人員表現出比較喜歡生花椰菜而討厭小餅乾的狀態下,請孩子拿生花椰菜給研究人員。比較小的孩子,會覺得困惑,因為他還是只能理解自己的世界,認為「全部的人」都應該跟我一樣,喜歡小餅乾才對。所以不管研究者怎麼表現,小小孩都會拿小餅乾給研究人員。

但是十八個月以上的孩子,雖然依舊會覺得困惑,但是他可以正確的根據研究者的表現拿研究者喜歡的東西給研究者。也就是說他可以理解「別人的喜好跟我不同,而且可以尊重他人的選擇」

從小就可以要求「規矩」

經常會聽到一種說法:「他長大就懂了」。這是有點天真的想法,人類是需要學習的,絕大多數現代社會要求的規矩與社會習慣,是需要被教導的。您可以想像的是,300 年前的清朝人,長大之後真的自然就會理解現代社會運作的方式嗎?例如:在餐廳不能吵鬧,講話要小聲?然後要控制 3C 使用時間?

孩子何時開始具備「同理心」?孩子何時開始具備「同理心」?

有些孩子很愛汽座,但是有的孩子非常痛恨汽座。像我兒子就是一放汽座就大哭的孩子。但是我們每次開車一定堅持讓他坐在汽座上面,「一次例外都沒有」。哭就是讓他哭,我們會在旁邊安撫他,但是他還是得坐在上面。同時不斷的使用「正向增強」。因為我兒子很喜歡出門,所以我們會讓他知道坐汽座=出門玩。產生正向連結。經過十一個月的奮鬥,他終於願意好好的坐在汽座上。而目前你不讓他坐他還不高興 XD。有一次出門,太太還在綁他扣安全帶,我以為弄好了,於是車子就開始動。兒子還提醒我:「爸爸,安全帶還沒好!」。

好的習慣是要從小培養的。刷牙、吃飯等等都是依此類推。

十八月以上,就要孩子試著學習理解他人。即便是孩子自己不願意的事情,還是要試著解釋讓他知道。例如:爸爸現在沒辦法陪你,是因為要去上班。他雖然無法理解「上班」要幹嘛,但是他可以接受我必須出門上班而不能陪他。

結論

1.

有些跟安全、健康有關的生活習慣,從小就必須建立。如:汽座、刷牙等等


2.

十八個月以上的孩子,可以具備同理心與尊重他人。所以該要求他忍耐與讓步的事情,就該要求他。


3.

該教的事情要教,沒有「長大了就會」這種事。



本文出自:白袍旅人兒科醫師楊為傑

【延伸閱讀】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