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188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兒童胖嘟嘟!!當心成人病上身!!

 
89 人追蹤
追蹤
 
dodo@kingnet.com.tw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檢視相片

作者:KingNet編輯部


依據國健署統計得知,台灣兒童及青少年的肥胖或超重比例高達25%(每4人就有1人為過重或肥胖),已成為亞洲兒童最胖之冠!兒童胖嘟嘟,將衍生出像膽結石這類的成人疾病,兒童也會有膽結石!?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報你知!

什麼是兒童膽結石?

在肝臟的下方有一小囊袋,用來儲存肝臟所製造的膽汁,而這些膽汁有助於飲食中脂肪的代謝分解吸收,這個小囊袋即稱為-膽囊。膽汁的主要成分為:水、膽固醇、膽鹽、膽色素(膽紅素、膽綠素)、卵磷脂、鹽類;當膽汁中的成分匯集形成固體,尺寸可小於一粒沙子或大如高爾夫球般,如果阻塞膽管,將會需要進行積極治療。

 

兒童的膽結石類型與成人不同,成人的膽結石約75%是屬於膽固醇結石,兒童的膽固醇結石僅占25%、黑色色素結石約佔兒童膽結石的50%、碳酸鈣結石約佔兒童膽結石的25%。

導致兒童膽結石的原因

 

膽結石在兒童中並不像在成人中那麼常見,大多數情況下,兒童膽結石沒有特定的潛在原因,但有些風險因素將會促進兒童膽結石的發生。

檢視相片

以往兒童罹患膽結石,大多與血液異常有關,但近年來研究發現,『肥胖』已漸漸成為兒童膽結石最大的好發危險因子。

兒童膽結石症狀

 

一般而言,膽結石通常沒有明顯的症狀,大部分情況下亦不會引起問題,但若出現下列症狀,建議盡速就醫檢查,拖延治療嚴重恐引發腹膜炎,不可不慎。

 

檢視相片

兒童膽結石的治療與預防

 

當兒童經由醫師診斷確認確實罹患膽結石,且合併出現上述症狀,建議的治療方法如下:

 

檢視相片
 

無上述症狀的膽結石治療可考慮服用藥物(ursodeoxycholic acid,ursodiol),本藥具有利膽、促進膽色素排泄機能作用,缺點是膽結石復發的機率很高。

老生常談:預防勝於治療,該如何預防兒童罹患膽結石,甚至需要進行手術切除膽囊呢?下列幾點建議,將有助於您家寶貝免於成為『無膽一族』。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非泌乳期也會發生乳腺炎

 
915 人追蹤
追蹤
 
【記者戎宿安/台北報導】

乳腺炎常見在泌乳期婦女,但非泌乳期女性也會發生,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一般外科醫師徐光宇指出,在臨床上,乳腺炎會出現乳房紅腫熱痛的硬塊,可能伴隨發燒與全身無力症狀。

徐光宇分享一名30多歲的媽媽個案,個案在5年前曾經母乳餵養幼兒將近10個月時間,在就醫前3個月,患者整個左乳持續變大不適與輕微疼痛,貧血、腰痛和雙側小腿水腫合併出現與嚴重,多家診所醫院求診疑似乳腺炎治療,但都未改善,沒有乳腺癌家族史,沒有使用雌激素藥物,沒有乳房創傷,也沒有發現全身性疾病。

在治療期間,以膿瘍抽吸無細菌生長且抗生素治療並無改善,後經組織切片確診為特發性肉芽腫性乳腺炎(IGM),經微創引流結合抗炎症藥物治療後,病人反應良好,乳房腫塊完全消退,貧血等臨床不適全都改善。

徐光宇指出,該個案罹患的IGM是一種自限性炎症疾病,臨床表現為乳房膿腫狀似惡性腫瘤,多在數週至數月內發展為炎症性乳房腫塊,必須根據組織切片檢查才能正確診斷。

藥物皮質激素抗發炎治療為治療疾病的主要方式,手術切除僅用於膿瘍引流與切除剩餘病變,以提供確定的治療並降低復發風險。這案例提醒民眾,當面臨乳腺炎無法改善時,協請專科醫師診治,必要時進行侵入性的乳房檢查確診病因,有效治癒疾病。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非泌乳期還鬧「乳腺炎」? 醫師告訴妳該注意這些地方

 
482 人追蹤
追蹤
 
陳 鈞凱
 
▲乳腺炎困擾是不少媽媽的痛。(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明明沒有在餵母乳了,怎麼還鬧乳腺炎?一名30多歲的媽媽就有這樣的困擾,5年前她母乳哺育幼兒將近10個月,但近期整個左乳持續變大,備感不適與輕微疼痛,且合併出現貧血、腰痛和雙側小腿水腫,多家診所醫院求診都懷疑是乳腺炎,但治療都未改善,進一步組織切片才確診為特發性肉芽腫…

▲乳腺炎困擾是不少媽媽的痛。(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明明沒有在餵母乳了,怎麼還鬧乳腺炎?一名30多歲的媽媽就有這樣的困擾,5年前她母乳哺育幼兒將近10個月,但近期整個左乳持續變大,備感不適與輕微疼痛,且合併出現貧血、腰痛和雙側小腿水腫,多家診所醫院求診都懷疑是乳腺炎,但治療都未改善,進一步組織切片才確診為特發性肉芽腫性乳腺炎。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一般外科徐光宇醫師指出,乳腺炎常見發生在泌乳期的婦女,但非泌乳期女性也會發生,臨床症狀包括乳房紅腫熱痛的硬塊,並可能伴隨發燒與全身無力。

以該名女子為例,本身沒有乳腺癌家族史,沒有使用雌激素藥物,沒有乳房創傷,也沒有發現全身性疾病,直到接受微創引流手術結合抗炎症藥物治療後,乳房腫塊才完全消退,其他不適症狀也改善。

徐光宇表示,特發性肉芽腫性乳腺炎是一種自限性炎症疾病,臨床表現為乳房膿腫狀似惡性腫瘤,多在數周至數月內發展為炎症性乳房腫塊,必須根據組織切片檢查才能正確診斷,治療主要得靠藥物皮質激素抗發炎,手術切除僅用於膿瘍引流與切除剩餘病變,才能確保並降低復發風險。

至於一般乳腺炎發生原因多為哺餵母乳清潔不足,或乳腺阻塞時不當的處理造成組織受損,進而導致細菌感染;另外,飲食因素或哺餵間隔時間延長造成乳汁濃稠淤積也會引起乳腺炎。

徐光宇強調,單純乳腺阻塞只需持續哺乳搭配冷熱敷、按摩等物理治療,症狀就會改善,但一旦進展成化膿性乳腺炎,就必須在醫師指導之下使用抗生素治療,必要時還得採取反覆膿瘍引流或切開引流手術才能根治,因此,當發現乳腺炎無法改善時,一定要找專科醫師診治,必要時進行侵入性的乳房檢查才能確診病因,有效治癒。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cnewscom2016@gmail.com,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什麼是「神經鞘磷脂」?加速寶寶腦神經發展的要素

腦部發育,大腦,陪伴,幼兒飲食,幼兒發育,,新生兒,生育,坐月子,哺乳,準媽媽

作者\媽媽經廣編小組

幼兒的腦發展黃金期間只到三歲,而透過飲食來補充神經鞘磷脂等養分,可以幫助孩子的腦部跟智力發展更加快速。

許多家長認為,孩子進入副食品時期,只要透過親子間的互動以及各項認知的刺激,孩子就能夠有個金頭腦。中山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林宛菁醫師表示「這樣的說法只是對了一半!」孩子要有金頭腦,除了環境的各項刺激外,成長所需的營養素補充也千萬別忽略了!

什麼是「神經鞘磷脂」?對寶寶的腦發展又有什麼影響呢?

神經鞘磷脂可以幫助幼兒腦部發育更為健全

把握寶寶三歲前智力發展的黃金時間

嬰兒出生後,腦部發育的速度尤其快,依據研究顯示,大腦的發育於三歲前就大致底定,無怪乎有人誇張的說「三年定終身」。懷孕以及哺乳期間,媽媽的飲食通常都會特別注意,但其實孩子在出生後六個月後,母乳無法提供足夠的熱量以及營養素,以支應幼兒身體的快速發育。

「沒有能量以及營養素的補充,大腦如何能快速發育呢?所以副食品的介入絕對有其重要性!」林醫師說。

嬰兒腦發展需要哪些養分?

腦部快速發育的這段期間,孩子除了要補充蛋白質、鐵、鋅、葉黃素、膽素外,還需要攝取脂肪以供應發育所需的熱量,而脂肪中含有的DHA以及神經鞘磷脂,更是大腦發育不可或缺的營養素。其中,富含神經鞘磷脂的食物來源是奶類、雞蛋、肉類、黃豆。

「神經鞘磷脂」對幼兒腦發展的神奇作用

為何神經鞘磷脂對腦部發育非常重要?林醫師表示「神經鞘磷脂是大腦發展的重要角色,它是一種脂肪酸組成的物質,母乳富含此種磷脂質;其主要的功能為『維持神經細胞的外鞘細胞膜的完整性。』」

而神經細胞的完整,是嬰兒大腦神經訊息傳導效率的前提:當神經訊息傳導效率好,加速神經網絡下,寶寶自然有更好的記憶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專注力以及思考問題的反應力等。曾有臨床研究顯示,食用神經鞘磷脂含量較高之食品的幼兒,於18個月時於行為評分、持續注意力評分等,均有相對好的表現。

結語:健康飲食及親子互動,替孩子腦發展打好基礎

為了孩子的未來,腦發展基礎一定要打穩。林醫師也建議透過親子互動,盡量刺激孩子的觸覺、聽覺、視覺、味覺以及嗅覺等認知能力,佐以大動作以及精細動作的練習與發展,對嬰兒腦部的協調性與認知力等都會有很好的幫助。

另外,林醫師也再次強調神經鞘磷脂對於寶寶大腦及智力發展的重要性,建議家長們可透過飲食及健康食物盡量幫寶寶補足營養!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專家教你3個親子互動遊戲的技巧,幫助寶寶腦部發育、長個聰明腦!

專家教你3個親子互動遊戲的技巧,幫助寶寶腦部發育、長個聰明腦!

光光老師教你3個親子互動遊戲的方法,刺激寶寶腦部發育、玩出聰明腦!

嬰兒腦部發育的黃金發展時間只到「三歲之前」,許多家長希望透過親子互動及遊戲,幫助寶寶大腦健康成長、奠定智能發展基礎。在親子互動方面,光光老師提出三個技巧,讓爸媽能與小孩互動遊戲更加開心;不過想要幼兒的腦部發育更加健全、加速腦部發育,家長們只對了一半!同時還需要許多關鍵養分,如DHA、葉黃素、維生素、蛋白質、神經鞘磷脂,大腦才能快快成長。

為了讓寶寶更加聰明,父母在教育孩子上往往不留餘力,除了親子互動及教育,也會購買益智遊戲跟智力玩具來刺激寶寶的頭腦發展;不過實際上,而寶寶的腦部要健康發育,需要什麼條件呢?

在本篇訪談中,從事兒童發展近20年的光光老師將告訴爸媽們,要怎麼讓孩子越玩越聰明,以及幫助幼兒腦部發展的訣竅。

親子互動 技巧

嬰兒腦部發育黃金時期只到三歲前,家長一定要好好把握

爸媽的陪伴互動加上關鍵的營養,是幫助孩子腦部發展的兩大關鍵!

光光老師充滿活力地說:「兒童的益智玩具及智力遊戲,確實對幼兒的智商會有所幫助,畢竟操作的過程,都是對腦部的刺激!」然而,玩具僅是單向式地刺激腦部,但對寶寶腦部最棒的刺激,應是多面向以及雙向式的。

由於親子互動間有微笑、擁抱、對話等各感官的刺激,小寶貝還會獲得安全感並靜心下來觀察環境,因此,光光老師說「其實,爸爸媽媽的陪伴,才是幼兒最好的玩具!

親子遊戲 例子

父母與孩子的互動與遊戲,不僅能增進感情,還能刺激孩子的大腦發展

光光老師接著表示:有刺激還不夠,更重要的是營養的補充。因為大腦神經連結以及建構的過程需要許多營養以及熱量,倘若嬰兒沒有這些營養素,再多刺激也是枉然。也就是說,家長務必在幼兒三歲之前掌握腦部發育的黃金期,以免錯失良機。在這段時間,家長應盡量替寶寶補充關鍵營養素,輔以親子遊戲及各認知功能上的刺激,加速孩子腦部發育、建構孩子未來的競爭力。

神經鞘磷脂,是兒童腦部發育的加速器搭配親子互動,讓孩子學得快、腦部發展嚇嚇叫

說到腦發展的關鍵營養素,光光老師認為其中有個營養成分很值得家長關注,也就是「神經鞘磷脂(sphingomyelin)」: 「過去我們都忽略神經鞘磷脂的重要性,近年來發現它對寶寶腦部發育具有相當關鍵的地位!」

光光老師接著表示大腦發展最重要的指標就是腦細胞之突觸、髓鞘以及神經傳導物質三者的成熟度。腦神經細胞的突觸末端就是髓鞘,當髓鞘發展地越好,神經訊息的傳導就會越順暢,孩子的心智、運動以及各項表達行為等自然會越成熟、越加聰明!而發展髓鞘所需的營養素,就是神經鞘磷脂。

親子遊戲 好處

神經鞘磷脂是幫助幼兒大腦發展的重要營養素

近期醫學實驗指出:神經鞘磷脂是發展髓鞘所需的關鍵營養素,而且它還是DHA的最佳夥伴,可見神經鞘磷脂對腦部發育深具關鍵力。由於小寶貝的腦部發育的黃金期為三歲前,建議小寶寶在哺乳期間,多透過母乳可以獲得相當豐富的神經鞘磷脂,而進入副食品後,可以從肉類以及蛋類等獲得神經鞘磷脂。

至於神經鞘磷脂(sphingomyelin)要如何補充呢?其實嬰兒在0~6個月的哺乳期間,透過母乳就可以獲得相當豐富的神經鞘磷脂了;而進入6~12個月寶寶的副食品時期後,則可以從肉類、蛋類、營養品、配方奶等獲得神經鞘磷脂。

而腦部的發育當然並非僅限於髓鞘的發展,因此光光老師建議家長在寶寶的副食品中,應多注意脂肪、蛋白質以及各類維生素之攝取。如此,細胞才能夠獲得多元的營養素以及熱量成長。

「總結來講,如果要讓嬰兒的大腦獲得充足的養分,飲食的基本原則為均衡多元,讓小寶貝不挑食,每天能夠多吃不同顏色的蔬果,並多攝取牛奶、蛋類、肉類以及魚類等就是最好的策略。」光光老師說。然而,若考量寶寶對於某些食物會產生過敏,建議輔助食用含有神經鞘磷脂等營養素的營養補充品或配方奶,對幼兒腦部發育也是很好的方法。

親子間的互動遊戲,是兒童腦部發育的特快車

光光老師也分享了幾個親子遊戲的重要原則,希望所有的小寶貝都能夠獲得親子互動時多元面向的刺激:

原則一:孩子注意力的集中很重要

建議家長在陪玩時蹲下來,如此一來,小孩子的注意力便容易地放在你的身上;此外,也要注意讓玩樂的環境維持整潔及簡潔,避免孩子注意力發散。同時,由於寶寶的視覺發展相對晚,音調的吸引對小寶貝是很重要的。

如果孩子注意力越集中,親子在遊戲互動中就能夠更加順利、並充滿樂趣。

親子遊戲 介紹

要讓寶寶聰明成長,親子互動及陪伴必不可少

原則二:遊戲力求簡單

益智遊戲的目的,是在讓小寶寶更加了解周遭的環境以及認識自己,因此過於複雜的遊戲除了不受孩子青睞外,更會讓他們失去耐心。光光老師分享道:「簡單的躲貓貓就是一個非常適合親子間的遊戲,幼兒能夠從中瞭解物體恆存性,透過反覆練習,也能建立起成就感。」

此外,跟孩子一起看鏡子,也能幫助了解自己的身體各部位,對其模仿能力的增強是很有幫助的。其他像是聲音遊戲,則能夠讓孩子了解主體跟背景的音樂,在分辨的過程有助於專注力的發展。

原則三:保持玩樂的節奏

孩子在過度興奮以及過於疲累時,都會變得「灰灰」,這對雙方來說都不會是很好的感受。光光老師建議家長固定遊戲的時間,並了解孩子遊樂的「續航力」狀況,來調整親子遊戲的節奏,讓孩子能夠玩地開心、又能夠有穩定的情緒。

結語:互動與遊戲能幫助嬰兒大腦的智力發展,而身體養分也不可或缺

訪問的最後,光光老師不忘強調:嬰兒大腦發展的黃金時間只到三歲之前,爸媽一定要好好把握。此外嬰兒智力雖然能透過親子間優質的陪伴及互動,讓孩子各認知能力獲得全面的刺激而健康成長,然而大腦營養的補充才是最基本的。

所以,千萬別怕小寶貝們吃,寶寶吃飽才有力氣玩樂,吃飽也才有可能獲得穩定的情緒,也才有足夠的營養與本錢讓嬰兒腦部更加聰明!

親子互動 小遊戲

別怕寶寶多吃,吃的健康及均衡才是最重要的

知名兒童發展專家光光老師,現任奇威專注力教育中心執行長,從事兒童發展近20年。

衍伸閱讀: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有不孕困擾嗎?小心可能是腸道發炎害荷爾蒙失調!

 
3k 人追蹤
追蹤
 
圖文提供/博思智庫

【華人健康網圖文提供/博思智庫】腸道發炎,難以察覺的病症

荷爾蒙失調

小腸菌叢過度增生不只會影響荷爾蒙指數的高低,還會影響荷爾蒙系統的代謝功能,一般前往婦產科或其他科別抽血,可能只會檢測荷爾蒙數值的高低。然而,影響數值高低的根源,往往來自於腸道功能不良,導致這些代謝後的產物刺激荷爾蒙系統……

檢視相片
 
你有不孕困擾嗎?小心可能是腸道發炎害荷爾蒙失調!

荷爾蒙失調X雌激素過低、黃體素不足的不孕現象

小腸菌叢過度增生破壞了荷爾蒙的平衡,常常也會造成女性患者月經紊亂、月經週期不規律等問題,有些則會形成雌激素佔優勢的現象。

一般臨床診斷時,談及雌激素與黃體素的高低,很少提到它是如何被代謝與排除的,因為功能作用結束之後,下一步就是排出體外,雌激素代謝作用完畢後,會經過肝臟解毒,最後透過糞便及尿液排泄出去。

當人體腸道系統功能不佳的時候,如小腸菌叢過度增生或是小腸菌叢失衡,這些細菌就會激發一些酵素,把這些原本應該被代謝排出的雌激素產物,再度從體內釋放出來,使其重複被身體再吸收,這些被代謝完的產物仍舊有活性,但是對身體無益,甚至有害,當它再度被釋放出來,會刺激體內的荷爾蒙系統,使得雌激素過多,產生雌激素佔優勢的狀況。

因此,小腸菌叢過度增生不只會影響荷爾蒙指數的高低,還會影響荷爾蒙系統的代謝功能,一般前往婦產科或其他科別抽血,可能只會檢測荷爾蒙數值的高低,但影響數值高低的根源,往往源自腸道功能不良,導致這些代謝後的產物又跑回體內刺激荷爾蒙系統,進而造成女性的經期混亂(雌激素佔優勢的人,黃體素相對不夠)。由此可知,腸道健康對女性荷爾蒙扮演著關鍵角色。

檢視相片
 
你有不孕困擾嗎?小心可能是腸道發炎害荷爾蒙失調!

門診案例:38歲的不孕症女性

一般而言,不孕症的定義,是指男女雙方在沒有避孕的狀況下,超過一年以上沒有自然懷孕的話,就統稱為不孕症患者。

這個案例,是一名38歲的女性患者,曾經看過不孕症門診,也做過試管嬰兒,一般不孕症的門診檢查,通常會先從女生開始著手,之後才會請先生一同檢查,觀察精蟲的活動度。

這對夫妻在婦產科分別檢查的結果,發現太太有著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問題,意指女性卵巢中卵子無法完全成熟,因而產生許多小顆粒,原因大多是濾泡刺激素(FSH)分泌不足,導致無法使卵子完全成熟,當然就沒辦法正常受孕,再加上黃體素的數值較低,等於是相對性的雌激素佔優勢。

前面曾提及單看荷爾蒙的數值,無法完全確認病患的問題所在,因此,當個案向我求診時,我會進行一系列荷爾蒙代謝檢查,發現她的雌激素代謝產物極高,通常發現雌激素代謝產物偏高的時候,就會猜測是否受到外來的荷爾蒙所影響,比如環境荷爾蒙等。

除此之外,自我檢測的問卷中,她也寫到平常患有噁心、胃食道逆流、腹部疼痛等症狀,每次用餐後,肚子跟下腹會有脹氣現象,放屁、腹瀉、便秘也經常交錯發生,腸道似乎已經陷入極大的危機。同時,白天時常感到嗜睡、容易疲勞,夜裡患有失眠困擾,還伴隨著注意力不足、記憶障礙、焦躁,在在都符合體內雌激素佔優勢的情形。

檢視相片
 
你有不孕困擾嗎?小心可能是腸道發炎害荷爾蒙失調!

這對夫妻當初為了懷孕,相當注重生活作息和日常細節,平時會盡量遠離塵蟎等毒素,營養攝取上也相當講究,採取無麩質飲食法,可說相當養生。因此,當我看到她的雌激素代謝產物偏高,直覺認為可能不是生活習慣的關係,而是腸胃道出了問題。於是透過食物過敏檢測,以及SIBO的吹氣測試,發現的確是小腸菌叢過度增生的毛病。

治療面向

這名個案是位年輕女性,通常這類病人都有黃體素不足的問題,於是詢問她:「有沒有考慮補充一些荷爾蒙,或是直接補充黃體素?」

大多數人對於一開始就採用荷爾蒙療法,往往抱持著遲疑的態度,擔心可能會有致癌的風險,或是誘發乳癌的情形,加上病人想要繼續做試管嬰兒,不想採用該療法影響不孕症門診中的其他療程。於是,我告訴她:「妳的腸道也有問題,還是我們可以換個方式,嘗試從腸道著手調整。」徵求同意之後,就開始進行腸胃道的改善療法。

這位個案相當配合進行中的療程,並執行飲食控制,大約治療兩個月之後,整個荷爾蒙狀況就正常了許多。

一般人很難想像荷爾蒙失調,竟然跟腸胃道有關係?只是這個案例比較可惜的是,即使幫她改善了腸胃道狀況,使荷爾蒙數值回復到正常,懷孕部分仍須求助其他科別的協助,透過做試管嬰兒來達成生子的願望,也因為身體養好了,一切盼望更有了相對美好的期待。

本文出自博思智庫《SIBO,隱「腸」危機:終結SIBO小腸菌叢過度增生,改善腸漏、血糖、內分泌失調、自體免疫疾病》一書

【延伸閱讀】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神經鞘磷脂(sphingomyelin):除了DHA、膽素之外,寶寶大腦發育不為人知的「秘密營養素」

DHA,膽素,大腦發育,秘密營養素,神經鞘磷脂

作者\媽媽經廣編小組

在今年嬰兒營養及腦部發展研討會中,劉醫師特別分享能加速嬰兒腦部發育的秘密營養素「神經鞘磷脂」,包含神經鞘磷脂的功能為何、為什麼能加速寶寶腦部的神經發展,還有嬰兒要如何從食物中攝取這樣的養分。

兒科醫學會主辦的「嬰兒營養及腦部發展研討會」學術演講會,11/18 於成功大學醫學院舉行,分享了許多最新的醫療保健知識,和嬰幼兒營養相關研究。

而這次的演講中包括有助於嬰幼兒腦發展的營養素——「神經鞘磷脂」)的介紹。在會後BabyHome 更訪問了「新光醫院兒童腸胃暨營養科主任」劉明發醫師,讓劉醫師來告訴大家:神經鞘磷脂是什麼、又有什麼功能?對寶寶有哪些好處?又有哪些食物是該營養的攝取來源呢?

神經鞘磷脂 sphingomyelin

神經鞘磷脂是什麼?讓「新光醫院兒童腸胃暨營養科主任」劉明發醫師來跟讀者仔細說明

0~3歲是嬰兒腦部發育的黃金階段,補對營養讓寶寶聰明健康成長

劉明發醫師指出,嬰兒的腦發展期從母親懷孕22週就已開始,40週出生時腦部神經元的發育為25%,到3歲時腦結構完成度更高達80%,3歲之後的腦神經發展雖持續卻趨緩。所以,在0~3歲之間的嬰兒腦部快速成長期中,正確地攝取營養是家長重要的課題。

劉醫師也相當熱心地分享有助於「腦部發育的營養素及攝取來源」,包含基本的熱量、蛋白質DHA / 膽素和葉黃素。

因為醫界與業界長時間的宣導,民眾皆對上述營養素的必要性認知較為普及,家長們也知道如何替孩子補充重要的營養素。反倒是近年才開始提及的重要營養素——「神經鞘磷脂」(鞘,音ㄑㄧㄠˋ)的效果較少家長知道。

神經鞘磷脂 奶粉

對於嬰兒的腦部發育來說,DHA、膽素、神經鞘磷脂、葉黃素都相當重要

那麼,神經鞘磷脂到底是個什麼樣的營養素呢?讓我們聽劉醫師仔細分析。

DHA,膽素,大腦發育,秘密營養素,神經鞘磷脂

「神經鞘磷脂」的功能:加速寶寶腦發展、加強學習寬度及記憶深度

在談到神經鞘磷脂的細節之前,劉醫師先從腦發展的原理說起。

劉醫師分享道:「如果把寶寶腦部發展比喻為製作一部汽車,那腦中的神經,就會像是操控汽車的線路。越緊密完整的線路,就代表汽車操作精密度越高,最大性能也會提升;要讓嬰兒的智力表現跟學習提升,與腦內的神經連結的緊密程度息息相關。」

換句話說,當寶寶腦內的神經連結越穩固緊密,對於寶寶成長過程中有很多好處:比如學習理解的速度、記憶力都會有所提升;而最直接能在 0~3 歲的腦發展黃金期,幫助鞏固神經連結的關鍵營養素,就是「神經鞘磷脂(sphingomyelin)」了。

神經鞘磷脂的運作原理是什麼?

這個看似很艱澀難懂的營養素,劉醫師打了一個巧妙的比方來介紹神經鞘磷脂的好處,劉醫生說:「以前要獲取資訊必須翻閱書本慢慢尋找,現在只要透過網路(internet)隨點隨看,立即就能和想做的事互相連接;而神經鞘磷脂能做到類似幫助腦神經網路化的效果,讓腦內的資訊更加流通、互通有無。

至於為何神經鞘磷脂能有這樣的效果呢?劉醫師進一步解釋:「神經鞘磷脂能幫助髓鞘的發育,在神經網絡包覆一層絕緣層,確保腦神經的訊息傳導更加快速、不短路。好比一般道路與高速公路,一個可能走走停停,一個可以一路暢通,而神經鞘磷脂就是在寶寶的腦中開闢了一條資訊的高速公路。

推薦閱讀:神經鞘磷脂—幫助寶寶大腦發展的基石

神經鞘磷脂 食物

在0~3 歲嬰兒腦發展的黃金時間,家長除了替孩子補充關鍵營養素外,親子互動、正確作息也都缺一不可

什麼食物或方法可以補充神經鞘磷脂?

神經鞘磷脂對寶寶腦發展的正面影響,已經有多項研究可佐證;而除了母乳內含有神經鞘磷脂,部分配方產品也開始添加該成分,讓寶寶能夠在母乳不足、或銜接配方奶時,也能補充到腦神經發育所需的養分。

另一方面讓寶寶多食用奶、蛋及牛肉等食物,也能補充到神經鞘磷脂、DHA 等營養素,家長可以多替孩子補充相關的食品。

此外,劉醫師也特別補充:「對於全母乳寶寶來說,媽媽的母乳內就已經含有前述的諸多營養素與神經鞘磷脂,無需額外特別補充;若是配方奶寶寶也不必擔心,只要遵循對應年齡該喝的奶量,就能從配方奶粉中攝取足夠的神經鞘磷脂。」

寶寶的腦部發育要健全發展,飲食營養、親子互動、生活作息缺一不可

「儘管神經鞘磷脂,對於對寶寶的腦發展很重要;但孩子的成長還需要諸多各類的營養,以及不同面向的刺激才可以」劉醫師強調。

一歲前的寶寶透過視覺和聽覺來探索周遭環境,一歲後則會透過模仿和學習,開始慢慢能用語言與他人溝通;這段過程中很重要的,就是營養素的相輔相成,不只是神經鞘磷脂,DHA、膽素、葉黃素,還有蛋白質、鐵、鋅這些營養素,外加上供應發育所需熱量的脂肪,也必須攝取足夠,寶寶腦部發育才會健全。

再者,並不是有了神經鞘磷脂的孩子就會高人一等,父母的互動與引導、生活經驗的自我累積、健康的生活作息也需要一併顧全,才是寶寶聰明健康成長的關鍵。

推薦閱讀:除了父母陪伴,寶寶大腦發展的秘密武器-神經鞘磷脂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寶寶常生病,代表免疫力不好?免疫力愈強愈好嗎?

 
2.9k 人追蹤
追蹤
 
圖文提供/嬰兒與母親

【華人健康網圖文提供/嬰兒與母親】「寶寶經常感冒,是不是因為免疫力不好?」「寶貝三天兩頭就生病,經常跑醫院,難道免疫力出問題了嗎?」「免疫力愈強愈好嗎?」這是許多爸媽都會詢問醫師的問題。如果您也有以上問題,本文將一一提出說明。

檢視相片
 
寶寶常生病,代表免疫力不好?免疫力愈強愈好嗎?

什麼是免疫力?

人體要對抗外來病原體的侵襲,必須仰賴白血球與抗體等免疫系統,以及皮膚與黏膜的屏障(皮膚是人體最大器官,有許多功能,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功能為保護體內器官組織免於受到外在病菌的侵犯)。

免疫系統可防禦外界病原體入侵,也可清除已入侵的病原體。免疫系統具有記憶、辨識、對抗與消滅病原體或異常細胞的能力,藉由病原體刺激身體產生抗體以消滅病菌,免疫力可以保護我們免於許多疾病的威脅。

陳東華醫師說明,免疫力又可分為先天與後天。簡單來說,先天免疫力包括白血球、吞噬細胞、補體…等。白血球和吞噬細胞則可吞噬病原體、補體則補足免疫的作用。

此外,當胎兒仍在母親的子宮內時,會逐漸獲得一些來自於母體的免疫力,並存於寶寶的體內,屬於非專一性免疫;至於後天免疫力,則是主要藉由接種疫苗或經由辨認外來物所得到,如淋巴球可辨識病原體與製造抗體、並協助其他免疫系統認知及防衛病原體,這種免疫力根據刺激物比較專一。

此外,均衡的飲食、充足的睡眠也很重要。另外,生病後人體大多會產生對抗病原體的抗體,當同一種病原體再度入侵身體時,抗體即可聯合白血球將這些病原體消滅。

檢視相片
 
寶寶常生病,代表免疫力不好?免疫力愈強愈好嗎?

免疫力愈強愈好嗎?

許多人都以為「免疫力愈強愈好」,其實免疫力不是愈強愈好。免疫力強到一定的程度,能夠抵禦一些病菌即可;但如果免疫力過強,則可能會破壞自身的細胞,可能會產生自體免疫性的疾病,例如:紅斑性狼瘡等,或是可能會過敏。

陳東華醫師舉例:「就像一個國家有足夠的士兵,有助於保護國家不受到外來敵人的侵略與威脅;但如果士兵過多,也有可能消耗掉一些資源,或是在某些狀況下,有可能會發生國內動亂,自己攻擊自己。」因為當身體接觸到外來刺激物質,身體會製造出組織胺與抗體,但如果組織胺與抗體太多,重複刺激,皮膚就容易紅腫癢而感到不適,也可能造成鼻塞、鼻涕倒流、氣喘等。

年紀愈大,寶寶的免疫力愈好?

陳東華醫師表示,大致上可以將5歲作為一個約略的分水嶺。年紀小的寶寶,免疫力發展通常尚未成熟,較易生病;5歲以上,免疫力通常比較成熟,較少生病。

此外,5歲以下的寶寶大多仍無法自己咳出痰,痰積在體內,嚴重者有可能演變為肺炎或支氣管炎,而且小寶寶也大多不會自己擤鼻涕,病情可能會較嚴重,較常需要看醫生;但5歲以上的孩子,大多可以逐漸學會將部分的痰咳出、也可能學會擤鼻涕,通常會比5歲以下較少看醫生。

而且,每一次生病,都有助於體內抗體的形成,隨著年齡增長,體內抗體累積愈來愈多,抵抗力就會愈來愈成熟。這也是5歲以後生病的次數降低的原因。

本文出自【嬰兒與母親】2019年1月號www.mababy.com/knowledge-detail?id=8500

【延伸閱讀】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孩子哭鬧又討抱,爸媽抱不抱?這樣做理解寶貝情緒

 
2.9k 人追蹤
追蹤
 
圖文提供 /嬰兒與母親

【華人健康網圖文提供/嬰兒與母親】小小孩又哭又鬧的小劇場三不五時在家中上演?每次講也沒在聽,聽了也似懂非懂,經常惹得爸爸媽媽心裡的火越燒越旺,然後孩子又偏要在此時討抱抱!深呼吸~醜爸提醒,孩子很多時候不是胡鬧,只是不斷地想要「執行自己的意志」!一起放開胸懷來理解孩子的哭鬧小劇場吧。

檢視相片
 
當孩子哭鬧又討抱,爸媽抱不抱?這樣做理解寶貝情緒

該如何理解孩子的哭鬧

大人在看哭的行為時,很容易把它貼上負面標籤,醜爸表示,大人覺得孩子總是在得不到他想要的就用哭的方式去要,這讓我們有不舒服的感覺,因此我們通常認定那是比較負面的表現,即使你事實上沒有這樣想,但哭聲造成的情緒影響會讓你有這樣的感覺。

你也會對孩子說「哭沒有用!」?

對比較大的孩子這樣講,不完全沒有道理,我們要表達的是不要只是哭,應該想辦法解決,醜爸表示:「我通常會跟孩子說『用讓你自己會比較開心的方法。』」有些孩子他不高興的時候,習慣會把情緒丟給父母,一直要你安慰他、陪他,此時醜爸會跟孩子說,「你有沒有發現,當你一直要我陪你、要我做什麼,可是我做了你也沒有比較開心啊!或者,當我沒有辦法陪你的時候你要怎麼辦?你要不要試試去打球?」對比較大的孩子,可以試著讓他培養我的情緒我應該要試著自己去負責的觀念。

然而,對小小孩說「哭沒有用!」這完全就是在發洩!基本上對小小孩而言,根本沒有什麼有用沒用之別,他根本沒有選擇,就是哭。通常說這句話,是大人在表達自己的挫敗感、無助感。這樣跟孩子講,孩子通常沒有反應,因為他不知道你在說什麼。孩子看到的反而是比較多大人非語言的訊息,當你這樣講的時候,你可能是帶著無助、憤怒,讓孩子覺得害怕。孩子學到是,我哭的時候是被否定的,媽媽(爸爸)很生氣。

檢視相片
 
當孩子哭鬧又討抱,爸媽抱不抱?這樣做理解寶貝情緒

三面向大人心態調整

有些父母覺得,孩子2、3歲、會說話了,就應該要用說的不要只會哭,這也是不合理的期待,醜爸認為。以大人為例,心情不好的太太看到先生就會想哭,此時若先生跟太太說「用說的」,太太應該會給先生一巴掌吧!一樣的道理!

一方面,孩子的表達能力本來就比較不好;二方面,情緒上的衝動沒那麼容易控制;第三,孩子其實是為自己而哭,為很多的挫折感而哭。還那麼小的他,可能看到哥哥姐姐可以做這做那,他卻不行,想要自己拿一個東西拿不好…,有時候他並不是在吵鬧,就是自己有很多的情緒所以哭。從這三個面向,父母先做自己情緒的調適再去接觸孩子,就可以理解孩子哭其實就只是情緒的表達,這個時候就可以專注在如何幫助孩子逐漸穩定情緒。

本文出自《嬰兒與母親─2019年1月號》

【延伸閱讀】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家有座活火山!孩子愛發脾氣?這樣教會小孩調節情緒

 
2.9k 人追蹤
追蹤
 
圖文提供/尖端出版

【華人健康網圖文提供/尖端出版】孩子不定時鬧脾氣,家長怎能不爆炸!

媽媽剛從幼兒園接了小凱放學,回家的路上,媽媽順口問了小凱……

媽媽:「小凱晚餐想要吃什麼啊?」

小凱:「我要吃餅乾。」

媽媽:「晚餐要吃營養健康的東西,不能吃餅乾喔!想想看,晚餐要吃什麼呢?」

小凱:「我要吃餅乾!」

媽媽:「媽媽不是告訴過你,晚餐不能吃餅乾了嗎?」

小凱:「不管,我晚餐就要吃餅乾!」

檢視相片
 
我家有座活火山!孩子愛發脾氣?這樣教會小孩調節情緒

聽到晚餐不能吃餅乾,小凱在車上激動地大吼大叫、拳打腳踢,甚至氣得把手上的玩具往媽媽身上丟,媽媽一邊開著車,一邊忍不住提高分貝對小凱怒罵:「要說幾次才肯聽啊?你再亂發脾氣,以後都不給你吃餅乾了!」

小凱今年四歲,從小只要不順他的意就會發很大的脾氣,像是玩玩具時沒照他的意思玩,得不到他想要的東西,或是想做的事情做不好…等等,他都會非常激動、大發脾氣,爸媽一開始都還能和顏悅色地跟他溝通、向他說明,但小凱總是很難接受,反而越說越激動,直到爸媽忍不住強烈地要求、斥責、威脅、恐嚇,甚至祭出處罰的手段,小凱才會停下來。

雖然在爸媽大發雷霆之下,小凱會暫時收斂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可是這種狀況還是層出不窮,而且再有類似的情況發生時,小凱不只依然故我,甚至還越演越烈,導致父母也必須採取更嚴厲的態度、動用更嚴格的處罰,才能奏效。爸媽對於這種惡性循環感到憂心忡忡,而且每次處罰小凱後,爸媽心裡都有很深的內疚感,懷疑自己是不是對孩子太沒耐心,也擔心自己的管教方式會對小凱造成不好的影響。然而,面對小凱暴躁的脾氣、失控的行為,爸媽內心困擾不已,實在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心理師這樣說

不論在家裡,或是在賣場、餐廳…等公共場所,常常可以看到孩子鬧起脾氣一發不可收拾的場景。沒有旁人在場的壓力,爸媽或許還覺得比較好掌握,只要有路人關切,家長就會覺得孩子是故意找碴、讓父母親很沒面子。結果通常不是爸媽自己也生起氣來,當街嚴懲孩子,以表示我有在管教小孩,就是乾脆滿足孩子的要求以息事寧人。而無論採取哪種策略,父母事後不是自責太嚴格就是擔心太寬容。事實上,要幫助孩子改善發脾氣的狀況,必須先了解為什麼有些孩子比較容易生氣?一氣起來總是驚天動地?

心理學家發現,當孩子想做的事情受到阻礙時,最原始的情緒反應就是生氣;而如果沒有後天的教養和教育來引導孩子學習調節情緒或解決問題,生氣的情緒很快地就會引發攻擊行為,包括語言和動作。這些語言和動作,是用來對抗阻礙我們的事情,讓我們得到想要的結果;所以「生氣」本來也具有很重要的生存意義,可以幫助我們激發行動、移除阻礙、帶來改變。

儘管生氣對生存來說很重要,但是,有些孩子情緒本質比較負向,在生活中習慣先注意讓他不開心的地方,也就容易把事情解讀成阻礙或不順。於是,像「事情可能會越來越不好;不順的事情可能會越來越多;自己總是無法得到想要的東西……」這類的想法,就會不斷地冒出來,進而導致不愉快的情緒。雖然,有些孩子可能會先試著用壓抑的方式來處理,但不愉快的情緒累積到超過負荷時,就會出現突然爆發的情形。

檢視相片
 
我家有座活火山!孩子愛發脾氣?這樣教會小孩調節情緒

也有孩子天生對一般人眼中的「小事」比較敏感,這樣的孩子心思細膩,當別人都還沒反應過來時,他已經如坐針氈,總覺得這裡不對、那裡不好,看什麼都不順眼。就算父母發現他有情緒而主動關心詢問,孩子也可能講不清楚、說不上來,越來越挫折,接著就會發起脾氣來。

另外,還有一些反應比較強的孩子,不論事情大小,都會用呼天搶地的方式來宣告他的心情。問題是,心理學研究結果告訴我們,如果孩子習慣以強烈的方式來表達生氣、憤怒,不但沒辦法紓解情緒,反而會越來越激動,甚至出現失控的行為。雖然強烈的反應有助於讓父母注意到他的狀態,但孩子強烈的情緒也容易引發父母不舒服,甚至覺得有壓力,並因此變得激動,而造成火上加油的互動,很難幫助孩子緩和情緒。同時,孩子又會從父母的反應中,學到以激動的行為來回應別人的強烈情緒,造成惡性循環,更讓人覺得他脾氣暴躁。

當然,生活上不斷遭受挫折或壓力過大的孩子,情緒也會變得容易引爆。許多生活小事,如:學習、寫作業、和朋友交往…等,對孩子來說都是壓力,如果過程困難、屢遭挫敗,又剛好碰到較大的壓力事件,如:考試成績不理想、和朋友衝突、家中有變故…等,壓力持續累積,孩子來不及紓解調節,他的情緒火山就可能會爆發。

除了本身的特質之外,當孩子情緒來了,父母或其他大人的回應方式也會影響孩子用什麼方式表現內心的感受。如果父母對孩子的表現要求嚴格,卻比較少關注孩子的情緒,孩子內在就容易出現強烈的挫折感,而被忽略、沒人理解引導乃至於說不出口的情緒感受,都會轉化成更強烈的挫折,並累積為更強烈的憤怒。比如孩子緊張、難過、委屈時,如果沒有被適當的接納、引導,或是父母當下沒有察覺,反而求好心切地指責、教導、要求……也會導致孩子把爸媽的指正,解讀為挫折或阻礙而開始生氣。

還有一種容易被忽略的情況,就是在和孩子互動時過度地逗弄孩子。開玩笑的逗弄可以讓親子之間增加一些趣味性,原本是親子關係中很好的調劑,但如果太刻意地讓孩子得不到他要的東西,或者讓孩子面對不喜歡的刺激,如:當孩子正專注地玩遊戲時故意搗亂讓他分心,剛開始孩子可能會因為父母的舉動在他預料之外,而有點驚訝或者感到趣味好玩,但當逗弄的頻率太高,或者逗弄過頭而超出孩子可以接受的範圍時,這些逗弄反而會變成挫折,讓孩子覺得無法控制局面或事情而生起氣來,久而久之,孩子對於外在刺激的不確定與沒把握,就會造成情緒不安、起伏不定。

如何幫助孩子調節暴躁易怒的情緒?

面對像小凱這樣的情況,父母多半會先試著和孩子溝通,又因為不了解孩子生氣的原因,所以常會以「詢問」的方式,來幫孩子找到源頭、解決問題。殊不知,對於還處在生氣狀態的孩子來說,一直被問問題,自己又摸不清楚、講不明白,情緒往往會更加強烈,也更容易激發爸媽的怒氣、引爆親子間的衝突,最後以相互吼叫或責罰收場。面對孩子發脾氣,爸媽可以試著掌握以下原則,幫助孩子調節生氣情緒、掌握表達方式。

檢視相片
 
我家有座活火山!孩子愛發脾氣?這樣教會小孩調節情緒

Yes!家長可以這樣做!

1.要淡定回應

發脾氣的孩子通常最容易引發父母不愉快的感受,就算本來沒有生氣,心裡還是非常不舒服,所以會想要好好地「教導」孩子,也因此在管教時難免會以「大聲」、「嚴厲」…等高強度的口語或非口語訊息,展現在孩子面前。

面對父母的強烈反應,有些孩子可能因為懼怕而暫時就範,但原本情緒反應就比較負向、強烈,又總是堅持很久、不易轉移的孩子,通常情緒反應會變得更大,也更無法達到父母原本的管教目的。因此,在「教導」孩子之前先幫助孩子緩和情緒,是面對愛發脾氣的小孩最重要的第一步。

爸爸媽媽可以用較輕的語句和語氣,以及較溫和的態度來回應孩子,以小凱為例,爸媽可以這麼說:「你今天好想吃餅乾喔」、「晚餐不能吃餅乾,你一定很失望、很難過…」、「爸爸知道你真的很想吃餅乾喔」,透過溫和堅定的語氣和態度,讓小凱的情緒被溫柔地照顧到,接著才能進入平靜的狀態,也才能從中學到爸爸媽媽要教他的道理。

2.要引導放鬆

從演化的角度來看,「生氣」的生存目的是要移除阻礙我們的目標的人事物,而移除這些阻礙常需要我們身體的參與。因此,當我們處在生氣情緒時,身體會不自覺地發生一些變化,包括血壓上升、體溫上升、肌肉緊繃…等,以準備好迎接挑戰,當孩子生氣時,也一樣會有上述這些身體反應,簡而言之,就是一種激動的狀態。此時,如果能**覺察到身體的激動狀態,並自主地做些放鬆身體的事情,就能讓生氣的情緒隨著身體的放鬆而變得比較緩和平靜。

不過,孩子的自覺與自處能力不是天生就會,而是需要家長教導,並從一次次的練習中才能逐漸培養起來的。當孩子的身體因為生氣而處在緊繃狀態時,爸爸媽媽可以試著輕撫孩子的背部,順著脊椎兩側輕拍慢撫;也可以輕輕按摩孩子的雙臂,讓孩子緊繃的身體放鬆下來。除此之外,對各種負向情緒都適用的腹式呼吸,也是放鬆身體很有效的方法。

 

3.要先處理心情

心理學的研究發現,當一個人處在某種情緒狀態時,會有一段時間無法接受跟當下情緒感受不一致的訊息;也就是說,對於一個正在發脾氣的孩子來說,這時候父母說的道理、苦口婆心的勸誡,和他的生氣情緒是不一致的,所以孩子有也就很難聽得進去。

相信爸爸媽媽可能早就發現,當孩子生氣時,你講的道理基本上都是左耳進、右耳出,孩子不只有聽沒有到,還會想盡辦法為自己的生氣辯駁。此時,孩子最需要的就是情緒上的陪伴,陪著他讓情緒過去;所以,除非事關重大,非得馬上解決孩子生氣的事情,否則最好先處理孩子的心情,像是對孩子說:「我知道你很生氣;你看起來真的是快要氣壞了;碰到這樣的事情你很生氣…」,等他氣憤的情緒比較緩和了,再和孩子討論如何處理事情、解決問題。

檢視相片
 
我家有座活火山!孩子愛發脾氣?這樣教會小孩調節情緒

Oops!爸媽千萬別這樣!

1.不發更大的脾氣

心理學家保羅‧艾克曼(Paul Ekman)曾說:「生氣是最危險的情緒!」當一個人生氣時,除了會出現攻擊行為,還會引發別人生氣的回應,在親子關係之中也是如此。爸爸媽媽在管教發脾氣的孩子時,出發點都是想幫助孩子趕快回復平靜、理性面對問題,但如果家長自己的情緒很容易被引爆,因而發了更大的脾氣,結果不只無法幫助孩子學會調適生氣的情緒,還會因為模仿的作用,導致孩子更容易暴怒失控。

不過,做父母的也別過於自責,被發脾氣的孩子激怒而生氣是很正常的,只要有自覺,不要一路被生氣的情緒帶著走,也就很難得了。爸爸媽媽可以多學習一些方法,避免自己發更大的脾氣,譬如:多注意自己的情緒狀態、建立多元豐富的情緒調節方法,或者在碰到孩子發脾氣時,先問問自己、多想一想:「孩子今天怎麼了?」、「孩子的情緒卡在哪裡過不去?」、「我怎麼做可以幫助孩子緩和情緒?」一旦養成這種對孩子抱持好奇的自我對話習慣,就更能夠陪伴孩子回歸平靜,讓孩子從父母身上學到情緒管理的行為模範。

2.不求當下解決

有些時候,孩子會因為得不到他想要的東西而生氣,當然,這很可能是孩子想要的東西並不適合給,也可能是當下無法給他。父母常會在「不希望孩子予取予求」和「不想要孩子脾氣爆發」之間擺盪拉扯,那種心情真的很難受;而為了解決自己心裡的難受,父母可能會採取比較快速解決的方式,像是放寬標準直接滿足孩子的想要,或者用威脅性的高壓手段,要求孩子不再胡鬧。

這麼做雖然可能獲取一時的成效,如:拿到東西的孩子馬上就不生氣了,或者被強壓下來之後孩子就不敢再鬧了,但這兩種做法都會產生一些後遺症。一般而言,第一種方法,也就是讓步妥協,會導致孩子食髓知味,從中學到「只要脾氣鬧得夠大、夠久,就能得到想要的東西」。至於第二種方法,也就是強力壓制,則會讓孩子以為生氣是不對的,以及在有權力的人面前必須暫時低頭不生氣;但是,長期處在過度壓抑、敢怒不敢言的狀態,生氣的情緒累積到超越可以忍受的極限時,孩子會爆發出更不適當的情緒反應,甚至會引發生理上的症狀。

另外,還有一些非常重視溝通的父母,以為只要用對溝通方法說對話,就可以解決所有問題。事實上,盛怒情緒會挾持大腦、掠奪認知資源,使得孩子暫時無法理性思考;如果爸爸媽媽太想要在當下就把事情「溝通」清楚、把情緒「疏通」完成,通常都會成效不彰,反而耗費太多時間和精力。因此,耐心的陪伴和等待,不要急著解決事情,孩子才有機會以自己的節奏消化情緒。

檢視相片
 
我家有座活火山!孩子愛發脾氣?這樣教會小孩調節情緒

3.不做疏離式隔離

強烈的生氣情緒除了讓人難受,也容易導致失控的狀況,因此,有些爸媽在覺察到自己的情緒快要失控,或者擔心孩子繼續發脾氣下去,可能會出現失控的攻擊行為時,會採用要孩子去某個角落或某個房間,坐在特定的椅子上或罰站…等「隔離」的方法,讓孩子暫停一下。

以小凱為例,如果爸爸媽媽在小凱發脾氣時,要小凱到冷靜角落專用的椅子上坐一段時間,這期間小凱不能做想做的事情如:玩玩具、看繪本、看電視…等,希望小凱因為這個後果,學到以後不要用發脾氣的方式來表達情緒,這就是「隔離」的方法。

「隔離」是處理行為困擾常用而且有效的方法,但是,如果把孩子「隔離」在無法接觸到大人的環境,或者把孩子關在密閉、黑暗的空間如:廁所、後陽台…等,則是比較不恰當的作法。因為,這樣會讓孩子在心裡產生不必要的恐懼,也會讓孩子對照顧者或環境產生不安的連結,造成以後「不敢一個人獨處、害怕待在密閉空間裡」等其他心理問題,那就得不償失了。

除了空間上的疏離,有些父母會以情感上的疏離來威脅孩子,要他控制生氣的情緒,常見的反應如:「再生氣我就不理你了、再生氣我就不愛你了」,或是當孩子生氣時,採取不理會、不回應的冷漠態度,這些方式都會破壞孩子的安全感,造成情感上的不安,並因此更容易亂發脾氣喔!

心理師小叮嚀

暴風雨來臨時,難免會造成很多困擾和損失,但帶來的雨水卻又是生存必要的養分;生氣也是如此,同時具備了破壞的力量和生存的功能。常常發脾氣的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溫柔的對待,讓孩子在情緒風暴來臨時感受到「一直都在」的愛,讓他有勇氣面對災情、有能力彌補損害,孩子就會知道:心靈永遠有回歸平靜的可能!

本文出自尖端出版《讀懂孩子的情緒話:小孩不暴走、家長不失控的好EQ養成法》一書

【延伸閱讀】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寶寶不明原因發燒 注意是否尿路感染

 
1.5k 人追蹤
追蹤
 
 
寶寶不明原因發燒 注意是否尿路感染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尿路感染的發生,大多都是逆行性的發炎感染,意即與正常的尿流方向相反,是由下往上逆行造成的發炎感染。

成人的尿路發炎感染,以女性居多,主要原因即是因為女性尿道較短,成人女性的尿道僅約4公分長,男性尿道可達15-20公分左右。但是在小於1歲的嬰兒,則是男嬰尿路感染的發生機率要比女嬰來得高。在1歲之後,則是女嬰的發生機率要比男嬰來得高,平均來說,1-15歲的女性發生尿路感染的機率是同年紀男性的10倍左右。

臨床症狀上,由於小嬰兒尚不會表達,因此發生尿路感染時,最常見的症狀反而是哭鬧不安、食慾下降、發燒等,尿路感染也是小嬰兒不明原因發燒的常見原因之一。

細菌感染

年紀越小的幼童,臨床表現症狀越多變、且不典型,臨床判斷需更加小心謹慎。嬰幼兒的尿路感染最常見的細菌是大腸桿菌、克雷伯氏菌與變形桿菌,這些細菌都是正常存在於人體的腸道菌叢,容易經由外在的會陰、尿道口逆行而上,造成尿路發炎感染。

先天性的結構異常

臨床上嬰幼兒發生尿路感染時,除了逆行性感染的因素之外,尚需特別注意的是嬰幼兒有沒有先天性的結構異常?常見的結構異常包括膀胱輸尿管逆流、雙套輸尿管、腎盂輸尿管交界處狹窄,以及尿道阻塞;例如先天性尿道瓣膜,意即在尿道內有一層膜阻擋尿液的排出。因此,在治療上必須找出是否有潛在的先天性泌尿道結構異常,否則再感染的機率非常高。

尿液常規檢查

尿液常規檢查為基本的臨床檢驗,通常會呈現多量的白血球,但是若檢驗結果未出現多量白血球,並不能代表沒有泌尿道感染,若是臨床上仍高度懷疑是泌尿道感染,應該進一步做尿液的細菌培養。在新生兒的尿液採檢,一般建議以恥骨上膀胱抽吸的方式收集尿液,五歲以下的小小孩可以貼尿袋的方式收集尿液,五歲以上的大小孩及較大的幼童可以比照大人的方式收集之。

尿液細菌培養

當尿液常規檢驗發現有多量白血球,或臨床上高度懷疑為泌尿道感染時,會進一步收集尿液細菌培養。尿液細菌培養的主要菌種,80%左右為大腸桿菌。

腎臟超音波檢查

可安排腎臟超音波檢查,初步評估是否有先天結構異常,如腎盂擴張,初步確定有無阻塞,抑或是膀胱輸尿管回流的可能性,若有需要可以安排「解尿膀胱尿道攝影術」(VCUG)。

這項檢查是經由導尿管將顯影劑灌入膀胱內,當嬰幼兒或者是病人在解尿時,觀察膀胱內的顯影劑是否有經由輸尿管逆流到腎盂。嬰兒的膀胱輸尿管逆流發生率大概是1-3%,而且男性多於女性。

嬰幼兒尿路感染的治療

一般會先以靜脈注射抗生素,之後再改為口服抗生素治療。嚴重的腎盂腎炎嬰幼兒,抗生素的治療療程,可能需要長達兩周左右。在臨床的預防及日常照顧上,需要提醒照顧的家長們:

嬰幼兒的尿片要適時更換,降低尿路發炎感染機率。排尿以及排便後,必須要有正確的擦拭動作──由前往後擦拭,若有不明原因的發燒及懷疑時,應盡快就醫,以期早發現早治療,避免更嚴重的併發症。

(本文摘自/尿路快意通/大塊文化)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寶寶常生病,代表免疫力不好?免疫力愈強愈好嗎?

 
2.9k 人追蹤
追蹤
 
圖文提供/嬰兒與母親

【華人健康網圖文提供/嬰兒與母親】「寶寶經常感冒,是不是因為免疫力不好?」「寶貝三天兩頭就生病,經常跑醫院,難道免疫力出問題了嗎?」「免疫力愈強愈好嗎?」這是許多爸媽都會詢問醫師的問題。如果您也有以上問題,本文將一一提出說明。

檢視相片
 
寶寶常生病,代表免疫力不好?免疫力愈強愈好嗎?

什麼是免疫力?

人體要對抗外來病原體的侵襲,必須仰賴白血球與抗體等免疫系統,以及皮膚與黏膜的屏障(皮膚是人體最大器官,有許多功能,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功能為保護體內器官組織免於受到外在病菌的侵犯)。

免疫系統可防禦外界病原體入侵,也可清除已入侵的病原體。免疫系統具有記憶、辨識、對抗與消滅病原體或異常細胞的能力,藉由病原體刺激身體產生抗體以消滅病菌,免疫力可以保護我們免於許多疾病的威脅。

陳東華醫師說明,免疫力又可分為先天與後天。簡單來說,先天免疫力包括白血球、吞噬細胞、補體…等。白血球和吞噬細胞則可吞噬病原體、補體則補足免疫的作用。

此外,當胎兒仍在母親的子宮內時,會逐漸獲得一些來自於母體的免疫力,並存於寶寶的體內,屬於非專一性免疫;至於後天免疫力,則是主要藉由接種疫苗或經由辨認外來物所得到,如淋巴球可辨識病原體與製造抗體、並協助其他免疫系統認知及防衛病原體,這種免疫力根據刺激物比較專一。

此外,均衡的飲食、充足的睡眠也很重要。另外,生病後人體大多會產生對抗病原體的抗體,當同一種病原體再度入侵身體時,抗體即可聯合白血球將這些病原體消滅。

檢視相片
 
寶寶常生病,代表免疫力不好?免疫力愈強愈好嗎?

免疫力愈強愈好嗎?

許多人都以為「免疫力愈強愈好」,其實免疫力不是愈強愈好。免疫力強到一定的程度,能夠抵禦一些病菌即可;但如果免疫力過強,則可能會破壞自身的細胞,可能會產生自體免疫性的疾病,例如:紅斑性狼瘡等,或是可能會過敏。

陳東華醫師舉例:「就像一個國家有足夠的士兵,有助於保護國家不受到外來敵人的侵略與威脅;但如果士兵過多,也有可能消耗掉一些資源,或是在某些狀況下,有可能會發生國內動亂,自己攻擊自己。」因為當身體接觸到外來刺激物質,身體會製造出組織胺與抗體,但如果組織胺與抗體太多,重複刺激,皮膚就容易紅腫癢而感到不適,也可能造成鼻塞、鼻涕倒流、氣喘等。

年紀愈大,寶寶的免疫力愈好?

陳東華醫師表示,大致上可以將5歲作為一個約略的分水嶺。年紀小的寶寶,免疫力發展通常尚未成熟,較易生病;5歲以上,免疫力通常比較成熟,較少生病。

此外,5歲以下的寶寶大多仍無法自己咳出痰,痰積在體內,嚴重者有可能演變為肺炎或支氣管炎,而且小寶寶也大多不會自己擤鼻涕,病情可能會較嚴重,較常需要看醫生;但5歲以上的孩子,大多可以逐漸學會將部分的痰咳出、也可能學會擤鼻涕,通常會比5歲以下較少看醫生。

而且,每一次生病,都有助於體內抗體的形成,隨著年齡增長,體內抗體累積愈來愈多,抵抗力就會愈來愈成熟。這也是5歲以後生病的次數降低的原因。

本文出自【嬰兒與母親】2019年1月號www.mababy.com/knowledge-detail?id=8500

【延伸閱讀】

 
 
看這些話題的相關文章: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提升免疫有誤區 醫:生活習慣是關鍵

 
3.9k 人追蹤
追蹤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感冒季節來臨,免疫力可以提升嗎?什麼方法可以加強免疫力?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免疫學教授查爾斯班漢姆(Charles Bangham)解釋,「增強免疫力」是一種誤解,更適當說法是幫助免疫系統在「抗病與反應過度」間取得平衡,建議補充足夠營養、睡眠、運動來提升免疫系統效率。

免疫系統如堡壘 精準辨識敵我

根據《病人》報導,免疫系統是由細胞、器官和系統組成複雜網絡,幫助身體抵禦疾病,重要器官如胸腺、骨髓和淋巴結像「堡壘」,血液中白血球則是奮戰士兵。約80%免疫組織位於消化道內,作為血液與外界病原體之間的保護屏障,此外,腸道菌叢也證明有效維護健康。

格拉斯哥大學免疫系主任詹姆斯.布魯爾(James Brewer)表示,免疫系統分為「先天性免疫」和「適應性免疫」。「先天性免疫」能迅速反應外來菌原體,提供即時作戰能量;「適應性免疫」則是接觸病原體後產生記憶,當同個壞人再次入侵,身體產生專屬武器進行重點攻擊,如抗體。

過度提升免疫力 小心過敏早上門

吃補給品可以提升免疫力嗎?班漢姆說明,免疫系統能辨識外來敵人,進而消滅疾病,但若過度提升免疫系統造成失衡,免疫系統恐自傷健康組織,增加「自體免疫疾病」風險,如過敏。他指出,利用疫苗來加強特定疾病的免疫力才有意義。

許多補給品聲稱能提升免疫力,然而目前沒有明確證據。班漢姆表示,維生素可能有幫助,但前提是這個人正好缺乏;如果服用抗生素傷害了腸道,益生菌可能有助於恢復腸道內正常菌群。

若想提升免疫效率,飲食、睡眠、舒緩壓力和運動是不二法門。他指出,免疫細胞需要充足營養來運作;人體承受壓力時,釋放皮質類固醇會降低淋巴球數量,抑制免疫系統;睡眠對免疫功能非常重要,研究顯示,每晚睡5-6小時的人,患感冒風險比睡7小時的人高。

免疫力低下常生病 保持健康習慣

如果經常生病怎麼辦?家醫科醫師坦尼亞勞森(Tanya Lawson)表示,甲狀腺機能低下症、第2型糖尿病, 貧血等疾病,都可能是原因,可檢驗查出。如果不是疾病因素,醫師懷疑可能是肥胖,吸煙,基因,缺乏運動,過量飲酒和不良飲食,此外兒童與老人免疫力通常也不佳。

哈佛醫學院指引指出,任何藥草、補給品是否能提升免疫力的議題過於複雜,且免疫細胞種類多,該提升哪種、適當數量多少,學界也沒有定論。建議多吃蔬菜水果、運動、充足睡眠、戒菸、健康體重、適度飲酒、注意衛生和減少壓力。

【延伸閱讀】私立睡眠中心夯 免排隊到府檢測

  

參考資料:

1. Can you really boost your immune system?

2. How to boost your immune system.

 
 
看這些話題的相關文章: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這些症狀,小心是輸卵管不通惹禍 善用中醫調經防不孕

 
2.9k 人追蹤
追蹤
 
華人健康網 記者洪毓琪/台北報導

【華人健康網記者洪毓琪/台北報導】經常飽受生理痛、下腹脹痛問題所苦?三不五時,就出現私密處感染問題,分泌物好多?小心,上述症狀可能是輸卵管阻塞所引起。中醫師表示,臨床發現因輸卵管阻塞,導致不孕的女性,佔不孕症的30%以上,且近年來有逐漸增加的趨勢,值得重視!

檢視相片
 
有這些症狀,小心是輸卵管不通惹禍 善用中醫調經防不孕

別小看輸卵管不通問題 不只造成慢性發炎,嚴重恐釀不孕

不過,為什麼輸卵管不通,會影響女性受孕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謝旭東表示,這是因為輸卵管是女性卵巢與子宮間的重要通道。一旦輸卵管阻塞、不通,便容易擋住卵子行進至子宮,使卵子和精子無法順利結合,自然會影響受孕。

至於造成輸卵管不通的原因有哪些?謝旭東中醫師指出,以西醫角度來看,舉凡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瘤、手術後沾黏,或是慢性盆腔炎、輸卵管炎等婦科疾病、發炎問題,都是可能的潛在原因之一。

不正常陰道出血、常經痛?小心有這些症狀,輸卵管已阻塞

而中醫則認為,此病為「癥瘕」、「積聚」的範疇,主要成因是因為瘀血阻滯於胞宮,又因正氣衰弱,起居不當,所以日積月累造成輸卵管阻塞。簡單來說,也就是當女性朋友有婦科慢性發炎反應,加上免疫力失常、作息不規律,容易引起瘀血阻滯於輸卵管。

檢視相片
 
謝旭東中醫師提醒,女性朋友如果發現自己出現以上症狀,且持續1個月經週期(28天)後,症狀仍持續出現、未見改善,就應積極尋求專業中醫師協助,釐清原因、對症調理較有保障。

雖然在免疫系統正常運作的情況下,身體會自行修復、改善上述症狀。但如果民眾起居不當,常習慣熬夜,將會導致腦部下視丘、腦下垂體等,負責控制晝夜節律、內分泌系統運作的神經中樞出現異常,使民眾免疫力失衡,也就是正氣衰弱,所以慢性發炎遷延不癒,長期下來便容易造成相關器官組織出現沾黏、阻塞。

常見婦科慢性發炎反應,導致陰道分泌物增加、不正常陰道出血、小便不適感,以及經痛、下腹脹痛、下腹墜痛、性交後疼痛、肛門有時墜脹感等症狀發生。如果持續未調理、改善,則形成輸卵管阻塞、不通,長期下來便有可能造成不孕!

試管嬰兒求子未成功?中醫「調經方」成功助孕安胎

謝旭東中醫師提醒,女性朋友如果發現自己出現以上症狀,且持續1個月經週期(28天)後,症狀仍持續出現、未見改善,就應積極尋求專業中醫師協助,釐清原因、對症調理較有保障。一般來說,面對有輸卵管不通問題的婦女,第一時間的治療原則,會以活血化瘀、行氣通絡為主,並輔以能益氣、養血的藥材來增加療效。

謝旭東中醫師提到,日前門診就曾收治1名34歲的黃小姐,就醫時自述自己婚後第一胎,於第六周產檢發現胎兒無心跳,於是引產。爾後備孕半年卻遲遲未有好消息,到西醫婦產科後檢查發現一側輸卵管不通、另一側沾黏。嘗試一次試管嬰兒但未成功,於是來到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就診。

檢視相片
 
如果婦女朋友發現自己有疑似輸卵管不通的問題,應積極就醫尋求專業中醫師協助,釐清病因及早做治療。

經辨症論治發現,黃小姐平時有下腹部痠脹、疼痛的問題,且月經來潮或疲勞時症狀會加重,因此給予她「黃耆桂枝五物湯」加減做治療。並於月經高溫期搭配「調經方」每天一包,取沒藥、川芎,活血化瘀,加速瘀血消散及炎性物質吸收;以及黃耆、黨參,補益氣血;巴戟天、肉蓯蓉,幫助提高卵子品質的特性,來輔助調理。

除了對症下藥外,同時也輔以針灸腹部的「關元」、「氣海」穴,來促進子宮氣血循環;促使敗壞組織細胞及炎症逐漸消散,使細胞重新生長,進而改善輸卵管阻塞。同時輔以手腳的合谷、太衝穴行氣補氣,足三里、三陰交穴,來補益氣血,產生疏通輸卵管、消除炎症、活躍血液流通等作用。

在持續治療1個月後,黃小姐的下腹痛問題就有顯著改善,且持續治療半年測量基礎體溫都相當穩定!更值得慶幸的是,當黃小姐預計要再挑戰一次試管嬰兒時,竟於治療第7個月自然受孕,現已快樂待產去。

婦女想求好孕?避免熬夜、壓力是致勝關鍵!

謝旭東中醫師建議,想要預防輸卵管不通、婦科疾病找上門,則應養成11點上床睡覺的習慣。若因工作關係,不得不輪班、加班不可,也應避免1週連續7天加班、熬夜成常態,且最晚於晚上12點前就寢,較有保障。

如果婦女朋友發現自己有疑似輸卵管不通的問題,應積極就醫尋求專業中醫師協助,釐清病因及早做治療。尤其是,有備孕需求的女性更要特別注意!建議經期前後應忌食生冷食物及冰涼飲料,以免寒氣凝滯導致阻塞加重。同時,心態上要保持放鬆,切勿因想盡早受孕而感到有壓力。事實上,壓力越大反而降低受孕成功機率,只要將問題交給醫師處理,其他順其自然,讓耐心替換焦慮,才是成功懷孕的不二法門!

【延伸閱讀】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何對孩子說“不”

 
43 人追蹤
追蹤
 
喬依絲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家中的幼兒似乎總是有無止盡的要求,「我要這個,我要那個」,對於這些有時不合理的需求,父母親們除了對孩子說“不”之外,其實還有更好的方法來拒絕孩子。根據育兒書籍《Backtalk》作者之一Audrey Ricker的說法,生活中若是太常對孩子說「不行」,孩子久而久之就會對這個字感到麻木,所以請將「不行」保留在危及生命的危險時刻吧。不妨試試以下這些方法來代替說「不」吧。

孩子時常會吵著要吃些垃圾食物,像是冰淇淋、糖果、餅乾等。請避免跟孩子承諾“明天再吃”,因為孩子對於時間尚無法有清楚的概念。請用冷靜且堅定的方式對孩子表達 : 「我知道你喜歡冰淇淋,但吃得太多並不好。」並另外提供更健康的點心選擇讓孩子享用。

孩子如果不是很餓,用餐時可能會變成在玩食物,甚至將食物扔在桌上或地上。這時候,不需要對著孩子大吼大叫,只需要將碗拿走,並跟孩子解釋「食物是拿來吃的,不是用來扔的」。孩子在床上瘋狂彈跳時也是一樣,解釋「床是用來睡覺和放鬆的,而不是用來跳的」

如果好奇的弟弟決定去推倒哥哥辛苦搭建的積木時,他可能只是感到這樣做會很有趣。孩子並不喜歡一直被告知要做些什麼,而是需要被理解和同理,因此請改為告訴孩子「不要推倒這些積木,讓我告訴你怎麼玩」

當孩子想要扯下一朵美麗的花或是去拉扯貓狗的尾巴時,可以讓孩子了解他有責任尊重和保護植物及動物,培養孩子對其他生物的同理心 :「當你傷害花朵或狗狗時,它們會受傷和難過,我們要溫柔地對待它們喔」

兄弟姊妹有時生氣時會習慣用「打」的來解決憤怒或沮喪的情緒,這時如果對他們說「不可以打妹妹」恐怕無效。幫助孩子生氣時冷靜下來,或者在他們不開心時問他們想要什麼,並且對他們說「我們是用說的來溝通,不是用手」

孩子在要求某些事物時,可能會用大聲尖叫或是一直吵鬧的方式來表達。請不要說「不要再叫了」,相反地,鼓勵孩子用簡單的詞語來表達。對孩子說「當你用大聲吼叫的聲音說話時,我沒辦法聽得懂」,這可以說服孩子用正常的語氣說話。這種方法隱含在教訓,幫助孩子不僅可以選擇他的語氣,還可以選擇他的大部分行為。

Reference : 10 Ways to Say “No" Without Saying No 

更多草根影響力文章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何教導孩童金錢的價值

 
43 人追蹤
追蹤
 
琪拉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琪拉編譯)

在這個充斥著信用卡、網路銀行、稅務帳號、投資與退休計畫的世界裡,聰明的理財對於大人就是一個難學的課題,何況是孩子。要如何開始教導孩子經濟學觀念,以及預備他們將來有獨立處理金錢的能力呢?以下是理財達人的幾個開始的小技巧。

1.確定孩子是看得到[金錢]的

理財機構Edukate的執行長懷特勒先生說:[談論橄欖球與真正去打橄欖球是兩回事。因此,父母之間談論理財應該是要讓孩子聽到的,甚至讓孩子多問問題。像是,當你拿信用卡付錢時,或去ATM領錢時都可以多跟孩子解釋你在做什麼,讓他們知道家裡的金錢不是無限制的。]他也補充說,父母也可以多跟孩子討論什麼是[可以讓你生活維持運作的東西]以及[你很想要在生活中擁有的東西]的不同。

2.讓孩子可以擁有一些可管理的金錢

最快讓孩子認識金錢的方式就是讓他們擁有金錢,現金最好。

專家說,現金是有形的,明明握在手上,但當你買完東西,現金就不見了。他建議父母多在現實生活中使用現金給孩子看。這讓孩子理解金錢的具體作用,接著就更能進入抽象的金錢概念。

如果父母不放心讓孩子掌管真正的金錢,那就可以發揮更多創意。懷特勒先生說,他會用孩子的臉設計[假鈔],在家裡讓孩子使用,他說:[當孩子完成一項我們對他的期待後,就可以得到這些錢。像是跟兄弟姊妹相處得好等等。]

其他還有很多有創意的方式。像是BusyKids這個app方便父母管理孩子在家裡的家事分配,讓父母付錢給孩子,然後將這些錢存在現金卡裡面讓孩子去使用。孩子也可以很清楚看到自己存款餘額,以及每項的花費。

3.不要使用太複雜的財金字彙

專門為孩子設計的理財平台Goalsetter的執行長唐雅表示,許多父母都害怕跟孩子討論金錢。她說,許多父母覺得討論理財像是討論外國語言,難以讓孩子理解。對此,Goalsetter還提供了一個理財詞彙的字典,使用影片、卡通、電影、甚至歌謠,幫助孩子容易理解財金概念。

資料來源:https://www.huffpost.com

更多草根影響力文章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什麼寶寶很少眨眼?

 
43 人追蹤
追蹤
 
鐘藝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編譯/鍾藝

如果你盯著寶寶的眼睛看,你會發現他們很少眨眼。成年人平均每分鐘眨眼15次,而新生兒和嬰兒眨眼的次數每分鐘只有幾次,有的寶寶甚至是每分鐘眨眼一次。

研究人員認為,在這個奇怪的小行為背後其實我們可以窺探到人類的大腦奧秘。眨眼是由大腦的多巴胺進行調節的,這是一種允許腦細胞進行交流的神經遞質。 因此,研究嬰兒眨眼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這種重要的神經遞質如何在人體的早期階段中運作。

研究表明,多巴胺與眨眼之間存在聯繫,因為影響多巴胺的條件或藥物也會改變眨眼率。部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就是由多巴胺過多引起病症,他們會更頻繁地眨眼。相反,由多巴胺觸發神經元死亡而引起的帕金森患者,眨眼次數就顯著減少。服用藥物可以提高多巴胺水平,從而讓眨眼率得以恢復。

同時,多巴胺也是其他身體功能的基礎,從運動行為到學習行為都會涉及。因此,嬰兒的眨眼率可能會揭示體內多巴胺系統的發展,甚至可能反映出嬰兒神經系統在某些方面的個體差異,來自紐約州立大學奧斯威戈分校的心理學教授Leigh Bacher表示。

眨眼的其中一個目的是讓眼部保持濕潤,所以研究人員猜測,小寶寶眨眼的次數比成年人少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們的眼睛本身比較濕潤。另一個原因是,小寶寶剛出生不久,他們需要抓住每一秒鐘去獲取視覺信息。這一點在成年人中也有顯現——當我們特別專註於某件事情時,眨眼的次數就會減少。第三個原因,和多巴胺系統有關。一些研究員認為,嬰兒的多巴胺系統發育不完善,所以導致他們的眨眼率低。

Bacher和她的同事將通過觀測眨眼了解嬰兒的生理信息。在Bacher看來,與腦成像等其他醫學技術相比,觀測眨眼是一種非侵入性的措施,將更有利於進行人體實驗觀察。眨眼如果有可能成為多巴胺活性的衡量標準,那麼研究人員就能藉此預測人格、認知能力,以及和多巴胺相關的其他病症(例如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帕金森症)。「為了能更好的應對未來可能會出現的疾病,在發育早期尋找標記物就變得尤為有價值。不過研究人員確實還有很多工作要做。」Bacher最後表示。

資料來源: Why Do Babies Barely Blink?

更多草根影響力文章

 
 
看這些話題的相關文章: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寶寶不過敏!超人氣嬰幼兒副食專家的天然配方,3步驟DIY

 
 
寶寶不過敏!超人氣嬰幼兒副食專家的天然配方,3步驟DIY
【早安健康精選書摘】5個月以上的寶寶,如果沒有嚴重的過敏或其他狀況,就可以開始嘗試副食品,由流質食物漸漸進入半流質了。這個階段,主食還是母奶或配方奶,副食品只是少量嘗試,把拔馬麻不用擔心寶寶不肯吃副食品或是吃太少,只要ㄋㄟㄋㄟ喝夠就好。 
 

從「根莖類蔬果」開始嘗試

建議先從低敏的根莖類蔬菜,像是南瓜、地瓜和甜菜根開始製作副食品,一次只吃一種,不要混合餵食,才能確定寶寶是否對該食物過敏。如果連續餵食幾天都無異狀,就可以嘗試其他食材,慢慢擴展寶寶對於食物的體驗。

10個月後再開始嘗試「肉泥」

很多家長認為吃肉比較營養,一開始就餵食肉泥,其實副食品並非這階段的主要營養來源,寶寶主食的ㄋㄟㄋㄟ已經含有充足的營養素。5個月大的寶寶,腸胃尚未健全,副食品還是應以蔬果為主,肉泥可以等到10個月再嘗試。蛋也不要太早餵食,10個月大的寶寶可以先從蛋黃開始嘗試。

千萬不要添加調味料

特別提醒,嬰幼兒的解毒能力還未發展完全,這個階段的副食品嚴禁添加調味料,而且除了水果泥之外,其他製作副食品的蔬果皆需經過蒸煮等步驟,千萬不要讓幼兒生食,避免危害健康。

 

只要3步驟,DIY食物泥超簡單!

水果類
<Step1>洗淨後,去皮切塊

圖/摘自《瀚克寶寶的安心全營養副食品》

<Step2>直接研磨成泥狀

圖/摘自《瀚克寶寶的安心全營養副食品》

<Step3>纖維較多的水果可用研磨棒

圖/摘自《瀚克寶寶的安心全營養副食品》
 

Point
1)製作水果泥時,通常水果本身的水分已足夠,不用再另外加水。
2)除了攪拌棒或果汁機,也可用濾網、研磨器等器具處理食物泥或水果泥。
3)若水果纖維過多,需濾渣後再餵食。
 

根莖類
<Step1>徹底洗淨去皮

圖/摘自《瀚克寶寶的安心全營養副食品》

<Step2>切塊後用電鍋蒸熟,靜置放涼

圖/摘自《瀚克寶寶的安心全營養副食品》

<Step3>再用攪拌棒打成泥

 
圖/摘自《瀚克寶寶的安心全營養副食品》
 

Point
1)蒸食務必使用煮沸的開水或過濾掉氯的水,因為氯有致癌的危險。
2)少量製作時,攪拌棒比果汁機方便,可以避免一半的食材都黏在果汁機裡被「吃掉」,清洗果汁機也較花時間。
 

葉菜類
<Step1>切除根莖部分,只留花穗部位

圖/摘自《瀚克寶寶的安心全營養副食品》

<Step2>燙熟後撈起,用冷開水急速保鮮

圖/摘自《瀚克寶寶的安心全營養副食品》

<Step3>攪拌打成蔬菜泥

圖/摘自《瀚克寶寶的安心全營養副食品》
 

Point
1)寶寶的便祕問題困擾很多家長,除了增加水分的攝取,給予適量的水果泥和蔬
菜泥可以有效改善。
2)處理葉菜類時,務必去掉硬梗和粗莖的部分。挑選葉菜時,如果有部分枯黃,
則代表不夠新鮮,不宜製作副食品。

肉泥
<Step1>將肉洗淨後,切成肉絲或肉丁煎熟

圖/摘自《瀚克寶寶的安心全營養副食品》

<Step2>放涼後,放入攪拌器

圖/摘自《瀚克寶寶的安心全營養副食品》

<Step3>攪拌打成肉泥

圖/摘自《瀚克寶寶的安心全營養副食品》
 

Point
1)先將肉絲乾炒,逼出多餘油脂,同時增加香氣,冷卻後打成泥又香又綿密!
2)也可以先將肉蒸煮後打泥,不過水分容易流失,肉質會變老,影響口感。


 

本文摘自:《瀚克寶寶的安心全營養副食品》
作者:瀚可爸爸
出版社:采實文化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
Recommended by
 
 

歡迎關注早安健康 LINE @

everydayhealth-line-join-qrcode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懷孕愛用「社群網站」比身材 當心產後憂鬱風險增

 
459 人追蹤
追蹤
 
陳 鈞凱
 
▲產後身材不再,常讓孕媽咪陷入憂鬱風險。(照/公關照片) 匯流新聞網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瞎咪!懷孕期間愛用臉書、社群網站的孕媽咪,產後憂鬱風險竟然大增?國外近來有研究就指出,擁有社群網站帳號的孕媽咪們對自己身材的不滿意度,比起那些沒有帳號的孕婦高上許多,而身材恢復不如預期,更增加了產後憂鬱症的風險。 根據英國研究指出,擁有臉書帳號的孕媽咪們,對於自己的「身體…

▲產後身材不再,常讓孕媽咪陷入憂鬱風險。(照/公關照片)

匯流新聞網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瞎咪!懷孕期間愛用臉書、社群網站的孕媽咪,產後憂鬱風險竟然大增?國外近來有研究就指出,擁有社群網站帳號的孕媽咪們對自己身材的不滿意度,比起那些沒有帳號的孕婦高上許多,而身材恢復不如預期,更增加了產後憂鬱症的風險。

根據英國研究指出,擁有臉書帳號的孕媽咪們,對於自己的「身體形象」有著更高的不滿意度,因為常會在社群網站上,將自己的身材、外表和他人比較;另一項美國研究也指出,在懷孕過程中若對自己的身體形象不滿意,容易增加產後憂鬱風險。

前台大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淨妍醫美集團醫師陳志軒表示,懷孕所帶來的身體形象劇變,容易造成女性焦慮,臨床觀察,又以「乳房下垂」、「腹部鬆弛」以及「妊娠紋」造成最大困擾。

陳志軒強調,恢復產前「小姐般的身材」是眾多產婦的期望,其實一般透過運動及保養即可獲得改善,但若情況嚴重到運動或保養無法改善的地步,建議可進一步尋求雷射、針劑或是手術改善。

以乳房下垂為例,的女性,陳志軒說,可以靠隆乳及提乳手術改善,在選擇隆乳方式時,較豐滿的女性,可考慮抽取自體脂肪進行豐胸;較纖瘦的女性,則可選擇果凍矽膠手術。

至於一般人較陌生的提乳手術,可單純的從乳暈周圍切口進行提乳手術,一方面縮小乳暈,一方面用較小的隱形切口達成提乳目標;但若是皮膚鬆弛嚴重,本身乳房容量又過大的女性,則需要船錨狀的切口才能雕塑出乳房形狀。

陳志軒說,產後腹部鬆弛可以藉腹部拉皮加上抽脂手術改養,但53%的女性還有腹直肌分離的困擾,必須加上腹直肌鞘膜折疊術式,好讓突出的小腹回到原位。至於妊娠紋部分,預防重於治療,懷孕時體重千萬注意不要增加得太快、太多,並在初期就要搭配保濕的乳液或藥品,讓皮膚纖維保持濕潤、較不易斷裂,若妊娠紋已經上身,建議可使用外用敷料,合併雷射光療及皮下注射膠原蛋白增生劑,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照片來源:公關照片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cnewscom2016@gmail.com,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塵蟎如何消滅才好? 3招殺蟎殺很大

 
2.8k 人追蹤
追蹤
 
 
shutterstock

【每日健康/林暐鈞 編譯】

最近台灣空汙問題,讓許多嚴重過敏族群感到相當的痛苦。空污、吸菸導致許多疾病,而家中的塵蟎也會造成影響,而大多數人家裡只用空氣清淨機,但這還不夠。專家列出幾個小撇步,能讓塵蟎徹底被消滅!(推薦閱讀:長痘痘、黑頭多、毛孔大?臉上「4500隻蟎蟲」害的!學會「3招」徹底除蟎、找回潔淨肌膚)

關燈1-2小時、起床後過段時間再摺被,有效殺光塵蟎!

因為塵蟎在黑暗中活動,關燈1~2個小時再用吸塵器除蟎更有效。或是起床後,別急著折棉被先攤開等散熱,才不會因為潮濕而產生塵蟎!

日本學者研究,塵蟎喜歡在黑暗中活動,關燈1-2個小時再除蟎更有效。還有起床先把接觸身體溫暖潮濕的棉被攤開散熱,才不會成為塵蟎溫床。還有枕頭套、床單也要每周清洗,再拿去烘乾,溫度5-60度就能去除潮濕、殺死塵蟎。

打掃採先拖再吸地,避免粉塵揚起

先拖再吸地避免粉塵揚起,使用吸塵器打掃前先拖地避免揚起粉塵,地板乾了再使用吸塵器效果更好!另外建議選防蟎寢具,多管齊下、聰明防塵蟎,才能跟過敏永不再見。

塵蟎可能導致以下症狀,而且症狀經常與其他疾病混淆:

1.哮喘。

2.鼻充血。

3.過敏性鼻炎。

4.打噴嚏。

5.眼睛發紅。

6.皮膚過敏。

7.皮膚瘙癢。

深入清潔床墊、殺死塵蟎的清潔方法

所需材料:

10滴精油(任選植物精油的種類)

1杯小蘇打

中型篩子

手持式吸塵器

刷子

使用方法:

1.將小蘇打和精油混合均勻。

2.使用篩子將粉末均勻地灑在床墊上。

3.用刷子輕刷床墊,仔細清潔床墊的每個表面。

4.讓粉末至少靜置一個小時。

5.用手持式吸塵器吸除粉末。

6.建議每個月重複一次。

 

《延伸閱讀》塵蟎還會造成腸胃道腸漏、全身發炎!名醫師授簡易3妙招殺光它們

 
 
看這些話題的相關文章: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