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年嬰兒前十大死因都有「它」 寶寶睡姿竟觸發危機!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家有新生兒,父母總是盡其所能想為寶寶打造舒適且溫馨的睡眠環境,但國健署警告,很多新手爸媽或主要照顧者仍有許多不正確的觀念,光是衛福部近5年統計資料就顯示,嬰兒猝死症候群(SIDS)一直在嬰兒前十大死因之一,發生原因正與寶寶的睡姿及睡眠環境安全息息相關。
國健署署長吳昭軍表示,國內長期觀察,發現不少家長為了方便照顧,會讓寶寶與大人同床睡,或怕寶寶著涼,所以在嬰兒床鋪上厚厚的軟墊及棉被,甚至費心在寶寶床邊進行布置,堆置了填充娃娃、玩具等,其實都會提高寶寶嬰兒猝死或窒息死亡的風險。
國健署呼應台灣兒科醫學會參考美國兒科醫學會公布的建議,近年大力宣導「1歲以下的嬰兒,每次睡眠都應該仰睡」的訊息,提醒爸媽及照顧者都要特別注意,以避免嬰兒猝死的風險。
吳昭軍提醒,家長一定要遵守「五招安心睡」,即:不趴睡、不用枕、不同床、不悶熱、不鬆軟,給新生兒一個安全的睡眠環境,才能讓寶貝健康平安的長大。
第一招「不趴睡」:正確姿勢是「仰睡」,側睡因容易翻身成趴睡亦不建議,另切勿讓嬰兒趴睡在父母或照顧者身上。
第二招「不用枕」:1歲以下嬰兒不需使用任何枕頭,坊間流傳的塑頭形枕頭及增高墊,反而可能提高窒息風險。
第三招「不同床」:遵守「同室不同床」原則,勿讓嬰兒與主要照顧者或兄弟姊妹睡在同一張床。
第四招「不悶熱」:保持通風,保暖可使用睡袋型睡衣,或以包巾包裹孩子,並切記要將手臂露出,避免蓋住臉部。
第五招「不鬆軟」:睡眠區域不宜有任何鬆軟物,如枕頭、棉被、毯子、填充玩偶,床墊應平滑堅實,不建議使用防撞護墊及記憶海綿床墊。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清明連假野外一大危險動作恐招「蛇咬」 醫教毒蛇咬傷自救這樣做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匯流新聞網
4k 人追蹤追蹤
近5年嬰兒前十大死因都有「它」 寶寶睡姿竟觸發危機!
陳 鈞凱
2022年4月4日 週一 下午2:00·2 分鐘 (閱讀時間)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家有新生兒,父母總是盡其所能想為寶寶打造舒適且溫馨的睡眠環境,但國健署警告,很多新手爸媽或主要照顧者仍有許多不正確的觀念,光是衛福部近5年統計資料就顯示,嬰兒猝死症候群(SIDS)一直在嬰兒前十大死因之一,發生原因正與寶寶的睡姿及睡眠環境安全息息相關。
國健署署長吳昭軍表示,國內長期觀察,發現不少家長為了方便照顧,會讓寶寶與大人同床睡,或怕寶寶著涼,所以在嬰兒床鋪上厚厚的軟墊及棉被,甚至費心在寶寶床邊進行布置,堆置了填充娃娃、玩具等,其實都會提高寶寶嬰兒猝死或窒息死亡的風險。
國健署呼應台灣兒科醫學會參考美國兒科醫學會公布的建議,近年大力宣導「1歲以下的嬰兒,每次睡眠都應該仰睡」的訊息,提醒爸媽及照顧者都要特別注意,以避免嬰兒猝死的風險。
吳昭軍提醒,家長一定要遵守「五招安心睡」,即:不趴睡、不用枕、不同床、不悶熱、不鬆軟,給新生兒一個安全的睡眠環境,才能讓寶貝健康平安的長大。
第一招「不趴睡」:正確姿勢是「仰睡」,側睡因容易翻身成趴睡亦不建議,另切勿讓嬰兒趴睡在父母或照顧者身上。
第二招「不用枕」:1歲以下嬰兒不需使用任何枕頭,坊間流傳的塑頭形枕頭及增高墊,反而可能提高窒息風險。
第三招「不同床」:遵守「同室不同床」原則,勿讓嬰兒與主要照顧者或兄弟姊妹睡在同一張床。
第四招「不悶熱」:保持通風,保暖可使用睡袋型睡衣,或以包巾包裹孩子,並切記要將手臂露出,避免蓋住臉部。
第五招「不鬆軟」:睡眠區域不宜有任何鬆軟物,如枕頭、棉被、毯子、填充玩偶,床墊應平滑堅實,不建議使用防撞護墊及記憶海綿床墊。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疫情怕上醫院效應! 她拖到肛門「流湯、噴膿」大腸癌惡化四期
清明連假野外一大危險動作恐招「蛇咬」 醫教毒蛇咬傷自救這樣做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